1 / 6
文档名称:

积极心理暗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作用临床医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 2583.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积极心理暗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作用临床医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 2583.doc

上传人:aihuichuanran1314 2019/4/2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积极心理暗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作用临床医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 2583.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论文范文题目:积极心理暗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作用临床医学论文_医药学论文编辑:小小【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受暗示性特点及积极心理暗示在老年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样测查老年人的受暗示性,然后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老年公寓接收的老年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在护理过程中给予积极心理暗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试验前后两组老年人的心身状况。结果与青年人比较,老年人接受积极心理暗示护理的试验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分比对照组偏低(P<,P<)。结论老年人更易受外界的暗示,积极心理暗示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状况,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老年护理;心理卫生老年人的易受暗示性较强,有研究显示对老年癌症病人实施暗示性护理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及降低疼痛程度〔2〕,但也有文献报道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接受整体暗示的程度越低〔3〕。本研究观察了老年人受暗示性的高低,并将积极心理暗示应用于老年护理工作中,观察其对于老年心理卫生状况的改善程度。 1对象与方法 :在本市某社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对照组(青年组)59人,男29人,女30人,平均(±)岁;试验组(老年组)57人,男28人,女29人,平均(±)岁。积极心理暗示检查的对象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某老年公寓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有老年痴呆等精神心理疾病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半年观察时间过后,对照组有29人因疾病、死亡、中途离开等原因而中止护理,试验组有30人终止护理,符合时间要求的试验组50人、对照组51人,试验前两组年龄(t=,P=)、性别(χ2=,P=)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4〕的受暗示性测量方法,具体步骤:有2个直径皆为10mm的小钢球,让被试用手触摸,并问:“你觉得哪一个小钢球更大?”。此试验在一个自制测试箱里进行,以确保被试看不到被摸物体。本测验共8项内容,按照标准指导语进行测量。计分方法:判断一样、不变的为0分;判断出有差异的为2分;不肯定的(包括在相等与不同之间反复多次仍不肯定的)为1分。总分范围为0~14分。 :①语言暗示:护理人员掌握积极暗示性语言的应用技巧是提高心理护理质量的关键,可以使患者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鼓励、保证、正向的评价,欣赏并赞美老人的精神风貌、衣着等点滴变化。禁止在老人面前谈论其他老人的病情恶化或死亡等事件,同时使用安慰诱导性语言,言语中给予老人安慰和希望。②体态暗示:工作时应对自如,节奏有序,给老人以沉稳的感觉。③表情暗示:表情自然,与老人的病情和感受相适应,适时地以微笑面对老人。④环境暗示:创造温馨、和谐的住宿环境,其他老人有不良情况发生(如患重病或病情恶化)时,要及时避开对老人的影响。⑤操作技能暗示:护理人员在护理老人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以上暗示的技巧,娴熟的操作技术同样能给予老人暗示作用。操作时动作轻柔、协调、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