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急性有机氟杀鼠剂中毒0305.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有机氟杀鼠剂中毒0305.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19/4/3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有机氟杀鼠剂中毒0305.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有机氟杀鼠剂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有机氟杀鼠剂以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最为常见。急性有机氟杀鼠剂中毒是短期内接触有机氟杀鼠剂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概述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有机氟杀鼠剂均为高毒或剧毒化学物,其中毒途径主要为经口摄入,绝大多数为污染、误用、投毒引起中毒,如食用有机氟杀鼠剂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也可经皮肤黏膜吸收。。现场采样人员采集样品时,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防护眼罩,防护服无特殊要求。医疗救护人员在救护中毒病人时,一般不必穿戴特殊防护装备。,应当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怀疑由餐饮食品引起的有机氟中毒时,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和其他可能导致本次中毒事件物品的建议,然后进行中毒事件相关场所、人员等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危害因素调查。中毒事件危害因素调查包括中毒事件涉及可疑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食用等过程中的相关危害因素以及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使用的工具,食品的分装、储存条件以及食用方法等。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对象应当包括中毒病人、目击证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生产加工人员、商店销售服务人员等)。调查内容包括接触时间、接触物质、接触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件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以及可疑食品来源、生产单位、日期、批号,配方、加工工艺流程、生产经营过程危害因素控制、生产经营记录等信息。同时,还应当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在调查工作中要作好相关的记录,被调查者应当在记录上和其提供的材料上签字确认,拒绝签字的,由调查人员会同1名以上现场见证人员在相应材料上注明原因并签字。,可以使用改良奈氏试剂法(附件2)或异羟肟酸铁反应法(附件3)对中毒事件现场采集的可疑中毒食品、水以及中毒病人的呕吐物等样品进行快速定性检测。,可以确认为急性有机氟杀鼠剂中毒事件:中毒病人存在有机氟杀鼠剂接触机会;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癫痫样大发作、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或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心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血、呕吐物和/或食物等样品中检出有机氟杀鼠剂。(如毒鼠强中毒、霉变甘蔗中毒、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等),以及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癔病、急性心肌炎、特发性癫痫等鉴别。,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清晰的中毒病人应当立即进行催吐,有条件可给予活性炭(成人用量为50g,儿童用量为1g/kg)口服。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应当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昏迷;癫痫样发作呈持续状态;窒息。b)黄标,具有下列指标者:癫痫样大发作。c)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出现局灶性癫痫样发作,以及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d)黑标,同时具备下列指标者: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抽搐发作者,立即缓慢静脉注射地西泮,必要时可联合应用苯巴比妥钠。黄标病人和红标病人出现呼吸节律明显不规律、窒息或严重缺氧等情况时,及时给予气道开放、呼吸支持。绿标病人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应当立即就近转送至有血液净化条件的医院继续观察和治疗。。,在洁净的环境中,采用肝素锂(钠)抗凝采血管,同时采集2份全血样品,每份采集量不少于5ml。随机抽取与样品采集同批号的采血管2份,作为样品空白。,6小时以内采集的样品可以进行氟乙酰胺、氟乙酸根离子定性定量检测,6小时到24小时之间采集的样品可以进行氟乙酸根离子定性定量检测。。样品采集后应当尽快送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所有实验室检测完毕后的样品和未检样品,应当在冷冻(-80℃)条件下至少保存1周以上,以备样品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