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关于白茆山歌改编的几点思考.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白茆山歌改编的几点思考.pdf

上传人:164922429 2013/1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白茆山歌改编的几点思考.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2011 年 7 月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ul.,2011
第 7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No. 7
关于白茆山歌改编的几点思考
耿仁甫
(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当下,白茆山歌的曲调、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为它改编的音乐作品较为少见;白茆山歌需要
改编才能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改编形式应当多样化、专业化,可以改编为歌曲、钢琴曲、合唱曲和管弦乐曲等。
关键词:白茆山歌;改编;体裁;歌唱语言
J604 A 1008-2794 2011 07-0122-03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鲁兆璋先生及其学生曾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在深入采
一、引言
风的基础上,以白茆山歌的音调为基础,创作组歌《大
常熟古里镇的白茆是著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寨花开白茆塘》十余曲;常熟市文化馆冯雁老师曾编
乡”。白茆山歌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形曲《舂米歌》;常熟理工学院王小龙老师也曾创编过
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吴歌重要一脉,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新貌》、《学法守法谱新篇》、《古里是个好地方》
农耕文化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人民的等作品。这些作品影响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
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白茆山歌所依存的山野环境白茆山歌改编的空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
逐渐消失。白茆山歌的存在价值与时代息息相关,如这些改编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参
今它不再盛行,唱的人也越来越少。优秀的白茆山歌与这项工作。
歌手日渐减少,白茆山歌创作力越来越弱,体现时代
二、民歌常见改编形式及白茆山歌改编
特征、反映时代风貌的原创作品更是越来越少。
存在问题
白茆山歌至今还没有一首全国家喻户晓的真正
音乐作品,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2009 年 11 月,笔者民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在古里镇与白茆山歌相关负责人进行研讨时,白茆山为了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从民歌中汲取
歌研究会会长邹养鹤先生感慨地说:“白茆山歌还是养料或直接运用民歌改编创新实际上是一种音乐写
十分淳朴的,是‘泥巴里的产物’,某些地方甚至还比作手法,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继承和发展。
较粗糙,没有经过文人的太多的改造,需要继续发展, 理论上说,民歌可以改编为音乐表现形式方面的任何
这是白茆山歌保持生命力的所在。”①一种体裁,如独唱、合唱、器乐独奏、合奏曲、交响乐曲
邹先生所说的“文人的改造”,对我们音乐专业的等;实际上,在改编之前,还要综合考虑民歌类型、音
同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实,白茆山歌在传乐风格、语言表达****惯、流传程度等方面的因素。
承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过较多的改编。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的作曲家们以传统民歌为基础,创作了大量
收稿日期:2011-04-0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 2009 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白
茆山歌为例”(09SJB760003)
作者简介:耿仁甫(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