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昌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昌图县发展和改革局二〇一六年四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夯实机遇大于挑战 -1-第一节发展基础 -1-第二节发展环境 -4-第二章抢抓战略机遇谋划振兴发展蓝图 -8-第一节指导思想 -8-第二节发展原则 -8-第三节主要目标 -10-第三章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14-第一节产业发展集群化 -14-第二节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16-第三节加强工业品牌建设 -17-第四节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17-第四章强化基础地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9-第一节优化农业总体布局 -19-第二节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 -22-第三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22-第四节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23-第五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4-第五章营造良好环境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26-第一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26-第二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27-第三节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29-第六章完善网络体系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30-第一节完善现代交通网络 -30-第二节构建高效智能信息网络 -30-第三节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功能 -31-第四节构建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32-第七章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3-第一节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33-第二节明确城乡发展重点 -34-第三节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35-第四节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36-第八章聚焦绿色发展建设宜居美丽昌图 -38-第一节提高环境质量 -38-第二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39-第三节建设宜居乡村 -40-第九章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42-第一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42-第二节培育外经外贸竞争新优势 -43-第十章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45-第一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5-第二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46-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7-第四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49-第五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50-第六节完善公共社会事业发展体系 -51-第十一章建设法治昌图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53-第一节加强法治建设 -53-第二节维护司法公正 -54-第三节构建和谐社会治理体系 -54-第十二章加大保障力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56-第一节加强要素保障 -56-第二节加强实施保障 -57-昌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和中共辽宁省委、铁岭市委、昌图县委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昌图县经济社会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愿景编制,是今后五年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第一章发展基础夯实机遇大于挑战“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必须认真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外在发展环境和现实发展基础,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竣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抓住“扩权强县”、“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振兴东北”等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实现720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实现4800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扎实推进。2011年,我县获批为辽宁省第二个扩权改革试点县,享受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激发了内在活力和潜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职权93项,各部门权力责任清单对外公开,所有审批项目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经济、文化、环保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领域不断拓宽,从以农副产品和风力发电为主,拓展到房地产开发、食品加工、换热设备生产等领域,引进建设了一大批影响力强的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针织服装、化工产品、玉米芯粉、干豆腐和牛肉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和对外劳务输出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连续12年被国家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连续5年获得农业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昌图黑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曙光、盛德两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业发展成效显著。换热设备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以换热设备、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产业为主的“一区三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