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总理用“私房钱”干了哪些事
为了搜寻马航失联航班,中国官方所出动的搜寻力量当中,“雪龙号”科考船堪称首发阵容。鲜为人知的是,这艘目前中国唯一的极地科考船,1993年从乌克兰以1750万美元低价购入时,动用的是时任总理的一笔“私房钱”,即总理预备费。
李鹏、朱镕基两任国务院总理都曾在专著中提到的这笔“总理预备费”,在中央决算中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中央预备费”。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这笔钱的金额相对并不多,%至3%。
比如1995年(《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总理预备费为21亿元,(%)。近20年后的今天,2014年这笔钱达到500亿元,%。总之,都没有超过上限。
按照财政部在《预算法手册》中的解释,这笔钱应该主要花在一些必须解决的临时性继续开支上。“雪龙号”的采购就是一项标准的总理预备费开支。当时因为前苏联解体,乌克兰经济紧张,亟待出售一批船只偿债。这时再等到下一年中央开出专门预算已经来不及,所以就动用了总理预备费这笔钱的总金额已经列在当年的预算当中,并且也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了,至于具体的开支项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即可,所以灵活性相当大。
实际上,总理动用“私房钱”的心态,和普通人一样就是救急。
比如财政部公布的一系列决算文件显示:1995年总理预备费有一半用于防汛救灾;2003年花掉的预备费甚至要比2006年多接近一倍,原因是当年非典爆发,;2008年的预备费从2007年的150亿元上升到350亿元,这一年四川发生大地震,北京召开奥运会;2011年,。
需要说明的是,总理花“私房钱”的方向也有细微变化。比如财政部公布的2003年中央决算文件显示,当年接近84亿元的预备费中,“公检法司支出”,占到超过十分之一的份额。随着中央财政收入的年年递增,预备费近年来的使用项目也更丰富,除去自然灾害与紧急公共事件上的支出,农业建设与科教文卫领域,都成为这笔“私房钱”的重点支持对象。 2010年8月20日,“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北极。这艘中国唯一的极地科考船,1993年从乌克兰购入时动用的是总理预备费。
据《中国青年报》统计,1994年至2001年,中央从预备费中拨款11多亿元用于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国家奖学金的最初设立也动用了这笔“私房钱”。1997年,“筒子楼”。一批老艺术家,如指挥家郑小瑛的奖励补助,也来自总理预备费。甚至在1996年,重庆直辖市成立时,都获得了预备费一亿元的支持……一些看起来不急但需要立即给予支持的事情,也让总理动用了“私房钱”。
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