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Inspection on the Transplant of China 1954
Constitution from Former Soviet Union
1936 Constitution
Candidate Zhu Xiaojiao
Supervisor Li Bochao (Professor)
College College of Law
Program Constitutional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Specialization Constitutional law
Degree Law of Master
University Xiangtan University
Date May 4th, 2011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摘要
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 年宪法,而 1982 年宪法并不是一部新的宪法,而是以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一九五四年宪法为蓝本而成的。“五四宪法”在起草时,
实际上是以苏联“三六宪法”为参照模板,在内容结构上均移植了苏联 1936 年
宪法。
在 1935 年,根据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苏联起草了 1936 年宪法。明确了
国体、政体及阶级属性,规定了经济、政治的基本形态,并赋予了生产生活的基
本权利。具有深远的意义。而我国“五四宪法”移植苏联宪法具有历史必然性。
因为苏联宪法对我国建国前苏区宪法性文件和《共同纲领》的起草都产生了影响。
而“五四宪法”起草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都与苏联三六宪法颁布时相同。
我国“五四宪法”在宏观方面,从宪法编纂体例结构到宪政框架中的指导思
想,宪法作用、宪法性质等方面都与苏联“三六宪法”相同。并且在微观方面,
宪法中诸多法条都与苏联“三六宪法”大致相同。
苏联“三六宪法”因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党群关系与国法关系、以及公
民权益几个方面的历史局限性,导致了苏联宪法和苏联国家的悲惨命运。而我国
“五四宪法”在移植苏联三六宪法时产生了一些移植缺陷,包括选举未单独成章、
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而这些缺陷也导致了我国“五四宪法”在实施三
年后基本失去效力。但我国“五四宪法”后历次三次修宪都对部分移植缺陷进行
了修改。
本文将“五四宪法”与苏联“三六宪法”进行比较研究,从两部宪法的制宪
背景和历史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移植的历史必然性,并从体制结构和条文内容上
进行移植比较,阐述苏联“三六宪法”的最终命运,以及新中国后几部宪法对“五
四宪法”移植缺陷的改进。总结制宪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对我国宪政建设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五四宪法”;苏联“三六宪法”;法律移植
I
Abstract
China's current Constitution is the 1982 Constitution, it is not a new Constitution
because it is actually based on the 1954 Constitution which is the first Constitution of
China. The model of 1954 Constitution is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1936 Constitutio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China’s 1954 Constitution transplant a lot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1936 Constitution. Comparing the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