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会计硕士双导师制校外导师的若干问题.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会计硕士双导师制校外导师的若干问题.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3/1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会计硕士双导师制校外导师的若干问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会计硕士双导师制校外导师的若干问题
摘要:Accountant会计硕士双导师制下校外导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明确校外导师的职责与任务,加强校内、校外导师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做好校外导师的选任、培养、考核与汰换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避免出现“校外导师成为花瓶、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的情况,若如此则违背了设立会计硕士的初衷。
关键词:会计硕士;校外导师;协调;培训;汰换;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九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的附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中有几项与本文有重要关系的条款。第五项培养方式第一条规定,“开辟第二课堂,pany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第四条规定,“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相关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第六项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第四条关于实践课的规定,“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work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第七项学位论文中规定:“论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
正确的解读文件精神,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的基础。
一、对双导师制的理解
指导方案中所说的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前者还好解释,后者则可以有多解,比如一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指导,或者一名研究生有校内、校外两位导师指导。从实践中来看,后者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本文亦持此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与校外导师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双导师制中的校内导师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也可以由已被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深讲师和博士担任。校外导师亦可称之为社会导师,按照指导方案的精神,应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各行业中的会计专家和政府部门中的相关人员担任。
二、职责与任务
在双导师制下的研究生导师,其职责与任务必然有所区别,如果完全相同,就没有共同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必须明确双导师间的职责与任务,并使之制度化、条文化,以便于对导师的工作状况进行考查。
校内导师为会计理论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会计理论的系统学****研究方法的养成与引导,帮助研究生在学期间形成完善、正确的会计思想,掌握系统的会计理论和正确的学术研究方法。
校外导师为会计实践导师,主要任务是创建实****基地,提供实战机会,帮助研究生熟悉会计业务和会计工作流程,对研究生的实****实践活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促进学生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能力的提高。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质,应突出表现在会计工作实践的丰富性和会计工作技能的熟练性上,而这些是与校外导师的工作与指导分不开的。
三、协调与配合
由于校外导师的兼职属性,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如果强求其全身心的投入和全日制的为学校工作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协调与配合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所说的协调与配合主要是指双导师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同时也包括办学单位与校内、校外两位导师的协调与配合。
ountant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备的校内、校外两位导师,而这两位导师的业务学术专长、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