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营镇农村工作经验之谈摘要原州区三营镇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被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夺得原州区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2012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去年又增长了1071元。关键词三营镇;农村经济;繁荣发展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121-0227-011基本情况原州区三营镇位于固原市最北端,,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95个自然村,总户数6735户,人口30991人,其中回族23528人,占总人口的76%。这里交通便利,集贸繁荣,是宁南山区闻名遐迩的商贸重埠,也是建设部确定的全国500个、自治区确定的全区20个重点建设试点镇之一。2012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3元,相比去年人均纯收入5012元增长了1071元。2011年被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夺得原州区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2三营镇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成效近年来,我们着力抓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开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调整种养结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12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3元。一设施农业取得实效。以建设先进科学技术为引领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为目标,不断提升科学种植水平。坚持科学管理与效益深度开发并举,巩固完善新三营、团结等设施农业园区。在金轮村建成设施农业园区1个,全镇建成大中拱棚和日光温室4200亩,区种植、效益及管理均创一流水平,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见效的目标;在甘沟、赵寺等村建设千亩特色优势产业连片示范点2个,,瓜果、,形成了以枸杞、玉米、葵花和胡麻等为主的须弥山旅游线特色种植产业带,,设施农业收入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草畜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围绕建设肉牛养殖基地目标,以培育养殖园区、养牛示范村、养殖大户为抓手,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养牛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狠抓基础设施、饲草基地、标准化饲养、动物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建成宏达、嘉诚等肉牛养殖园区4个,培育规模养殖户160户,养牛示范村1个,;在马路等村建成福晟达、新瑞等牛羊养殖贩运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贩运大户10余家,年贩运量80多万只,创收近亿元,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新月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全镇及周边乡镇年养鸡60万只,屠宰200多万只,形成了宁南山区最大的牛羊贩运、家禽养殖和屠宰加工集散地。三高效节水生态农业效益显现。以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喷灌、滴灌、覆膜保境等节水新技术,以福银高速公路为轴线,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以鸦儿沟为示范的万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3个,辐射带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甘沟为代表的有机枸杞示范区2个,实现了节水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为全镇乃至全区高效节水生态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四劳务产业增势强劲。以有组织转移、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了春季沿海、夏季邻省、秋季进疆、区内重点工程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