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绪论昆虫纲的一般特性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的内部形态昆虫的繁殖方式昆虫的分类昆虫与环境条件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原理及方法十字花科植物害虫茄科植物害虫豆科植物害虫葫芦科植物害虫苗圃害虫花果类害虫及刺吸性害虫蛀干类害虫第一章绪论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系统一、昆虫纲的一般特性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节肢动物的特性是身体左右对称,具有外骨骼躯壳,循环系统位于身体的背面,神经系统位于身体的腹面。二、成虫还如以下特征①成虫体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头部有口器和一对触角,还有复眼和单眼③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两对翅④腹部大多数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具有生殖器官⑤从卵中孵出到变成成虫,要通过变态三、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①节间膜:在昆虫整个生活史中,由于体壁发生了骨化,而未骨化的部分就形成膜质区,这个膜质区叫节间膜。②体节:在昆虫整个生活史中,由于体壁骨化部分形成体节体节(按功能分)头、胸、腹。昆虫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体节头部:由6个体节组成。功能:取食和感觉中心。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分类: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着生一对足,中胸和后胸一般各生一对翅,所以胸也是运动中心。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组成。生殖器、内脏器官位于这一体段。功能:昆虫营养和生殖中心。蜈蚣:每体节有一对足。胸部:3对足。苍蝇:后翅演变为平衡棒。头、胸和腹有明显的区分。昆虫的外部形态第一节昆虫的头部(感觉中心、取食中心)头部的结构分区:头顶、额区、唇基区、颊区和后头区是五个主要的区。蜕裂线或头顶线:呈人字型的线条,是昆虫蜕皮时,头壳裂开的地方。(完全变态的昆虫多已消失,只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成虫期还有全部或部分保留)沟:体壁外内向折陷,而在外表留下的缝。额唇基沟:横沟,位于口器上方,两上颚基部前关节之间,是额与唇基的分界线。头部的形成(根据其口器着生位置)分类下口式:食草类昆虫;eg:蝗虫、天牛、螽斯前口式:多为捕食性肉食性昆虫;eg:蝼蛄,步甲,草蛉幼虫等后口式:适于刺吸植物或动物汁液;eg:蚜虫、蝽象、叶蝉等头部的附器(包括触角、单眼、复眼、口器):①柄节:最基部的一节,与虫体相连的一节②梗节:基部第二节③鞭节:①具触觉和嗅觉的功能②是识别昆虫种类的依据③识别昆虫性别的依据※(例子与类型都记)①丝状:蝗虫、蝽象、天牛②刚毛状:蝉③念珠状:白蚁④锯齿状:叩头虫⑤梳齿状:豆象⑥双栉齿状(羽毛状):地老虎⑦棍棒状或球杆状:蝶类⑧锤状:小蠹虫⑨鳃丝状:金龟子⑩膝状和肘状:蜂⑪环毛状:雄蚊⑫具芒状:蝇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构成;小眼最外层的角膜镜,往里是晶锥作用:单眼感光,复眼成像,已有报道,单眼感光,与滞育有关与眼有关的习性:::如用黑光灯诱虫(三)口器口器:咀嚼式口器:取食固定食物 刺吸式吸收式口器:取食液体食物刺入植物或动物组织内锉吸式吸取植物或动物液体表面虹吸式舐吸式※:①构成: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上唇:防止食物外落,前缘中央凹入,凹入的地方称中缺切上颚:称切区,基部粗糙可磨碎食物称为磨区,切叶作用下颚:轴节茎节内颚叶外颚叶下颚须下唇:后颜前颜中唇舌侧唇舌下唇舌舌②咀嚼式口器为害特点使植物受到机械损伤,可造成叶片缺刻,孔洞,或把其他叶片全部吃光,也有潜入叶内表皮下串食,还可以驻入茎干或果实内部取食,也可在地下咬断基部,造成整株死亡。(地下室)③,、④防治药剂:胃毒剂,触杀剂,①构造上唇上颚口针一对,下颚口针一对,下唇形成喙,食窦和咽喉的一部分形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称为食窦唧筒或咽喉唧筒。如:蝽象、白粉虱、蚜虫、介壳虫、木虱等昆虫具有此种口器。②为害特点:吸取植物的汁液,常使植株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变为畸形;或形成虫瘿,还可以传播病害。③防治药剂:内吸剂,触杀剂,:为蓟马特有,右上颚消失,左上颚较粗大是主要为刺工具,取食时先以上颚口针刺破植物表皮,然后以喙端密接伤口,靠唧筒;作用:吸取植汁液,为害部分有凹陷。:是蛾蝶类成虫所特有的一类口器,这类口器一般不对植物造成伤害,只有吸果夜蛾喙管末端锋利,能刺破成熟的果皮吮吸汁液造成伤害。:蝇类成虫特有;特点:下唇发达,一般对植物没有伤害。第二节昆虫的胸部(运动中胸部的构造背板,腹板,侧板胸部的附器(3对足,2对翅)足(1)基本构造※:6节①基节②转节(最小的一节)③腿节(最大的一节)④胫节⑤跗节⑥前跗节跗节:由2-5个亚节组成(2)种类:①步行足:甲虫蝽象,蝇,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