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公开原则是指招投标的程序应透明,招标信息和招标规则应公开,有助于提高投标人参与投标的积极性,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公平原则是指参与投标者的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所有投标人的机会平等,不得实行歧视。公正原则是指投标人及评标委员会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审,市场监管机构对各参与方都应依法监督,一视同仁。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12个类别4个等级)、专业承包(36个类别3个等级)和施工劳务(不分类别和等级)。劳务分包序列企业资质设1至2个等级,13个资质级别。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必须进行招标。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拆除施工组织方案等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在进度纠偏的措施中,调整任务分工属于组织措施。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核心)、考核。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依据。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基础是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从投标阶段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施工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具体化,成本核算是对成本计划的最后检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施工成本管理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决定因素)、经济措施(最易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合同措施。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主要包括组织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施工成本可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间接费。成本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成本;进度偏差=拟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薄弱环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实施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验收,重要的分部分项应请设计单位参加验收。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体现在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方面,尤其是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质量方针应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代表发布。企业获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贯穿“安全控制”的最重要思想是预防为主。由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属于起重伤害事故。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自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少于5工作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最少不少于20日。杆件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保证不因材料强度发生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促使物体发生变形或破坏,称之为力的变形效果。招标投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签订合同,而合同的订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而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建设单位自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向有关部门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