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预算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源头和基础,是企业预算管理科学化的基本手段,加强预算定额管理,有利于规范成本费用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预算定额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对预算定额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问题对如何开展定额管理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一点参考。一、当前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定额制订缺乏科学依据。目前企业所采用的定额指标大部分是根据历史数据制定,预算编制往往参照历史数据和主观经验预测,定额制订缺乏科学依据,缺乏说服力。加之预算定额缺乏具体标准,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使预算编制脱离企业实际情况,难以达到事前控制和科学管理的目的,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二预算定额覆盖不够全面。公司全面预算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筹资预算和现金预算等,所编制的预计财务报表有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对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企业大部分只编制了预计利润表,原有的预算编制模型过于单一,预算定额覆盖不够全面,未能关注公司的现金流量、资产质量等方面。长此以往,企业管理者可能只关注成本控制而忽视了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三企业定额管理意识较弱。企业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目前,大部分企业员工能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工作中,但未能形成全程参与的意识,企业宣传力度弱,员工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定额编制主要还是以财务部门控制为主,没有实现以业务部门自我控制为主的转变。预算定额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具有相应的强制性,在实施初期,企业内部通过行政命令来启动。启动后,对企业全体员工具有约束性,企业按照定额管理标准分配企业各种资源,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如果企业缺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氛围,很难保证定额管理的有效性。二、开展定额管理,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一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和指导原则。企业应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对定额管理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定额指标内容、定额制定要求、定额制定方法标准、定额审核与批准、定额调整及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定,参照企业历史数据、行业标准科学合理的制定定额标准,采取调研、会议讨论、专家建议等形式反复论证定额的合理性,完善定额管理体系,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科学化,保证定额管理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定额制定内容统一规范、定额制定指导意见明确、定额制定流程规范、定额标准合理、定额制定及评审依据充分、考核透明公平。二开展全员参与、提升预算定额体系的适用性。预算定额体系的构建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不仅关乎企业发展的未来,更关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预算定额体系构建的工作中来,广纳谏言、合众人之力,提高预算定额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升预算定额体系质量。企业业务部分根据部门情况规划申报本部门的预算定额,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制订的预算定额层层汇总形成财务整体预算定额,提升预算定额体系的适用性,有利于日后预算控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三建立经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