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程与教学论.docx

上传人:85872037 2019/4/11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程与教学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与教学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提炼,发现解决问题并找出新规律。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理论名称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美国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理论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新近流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泰勒总结“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结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泰勒模式=目标模式=经典模式)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分科课程:分门别类地设置的课程。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倾向于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逻辑出发,突出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课程理论。课程的表现形式:(1)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2)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实践形式”由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当代课程形态:48-51(辨识题)基于课程的三个最基本要素: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两个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对学生的学****要求的角度:必修课、选修课补充:如何理解课程的含义?43如何理解古德莱德课程的五种层次?第一层次:理想的课程是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所倡导的课程。这种课程停留在观念层次上,是最抽象的课程。第二层次:正式的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课程。第三层次:理解的课程是由教师所理解的课程,又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课程,但因其体现了教师的个人风格,比正式的课程要具体。第四层次:运作的课程是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体现了教师的个人风格和具体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动态的课程形态。第五层次: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见上)论述:比较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异同区别: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联系:首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包含着知识之间的某种程度的综合,像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开发出来成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总还保留着某种分科的形式。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论述: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2外部因素:社会: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是最持久和深刻的。社会要求和条件决定着课的方方面面。社会的性质决定课程的性质。社会政治(决定课程的政治立场和育人方向)、经济发展(决定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和效果)、文化状况(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特色)各领域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儿童:儿童观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理逻辑。知识:知识对课程的影响久远、直接而深刻。科学文化知识的急剧增长,是当代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在各种各样的知识观的指导下,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观。人类对知识的探究方式影响着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生成性目标:又叫做“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等的总和。: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63-65(1)普遍性目标(2)行为性目标(3)生成性目标(4)(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学科取向、学科兴趣与发展取向、社会问题取向、混合取向。(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3)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逻辑顺序强调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排列,心理顺序强调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应合理的将它们统一起来。(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