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doc

上传人:164922429 2013/1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
摘要:经典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社会语境,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是“经典”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而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在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经典”的语境消失了。艺术走向生活的结果是——艺术经典时代的终结。那么,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又是哪些直接原因造成了艺术后经典时代的来临?本文基于艺术活动本体论角度,认为经典创作活动的式微、经典认定机制约束力的式微和经典接受者的式微是艺术经典式微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经典、后经典时代、经典认定机制
上个世纪中叶,一个少年诗人在他那令人眩目的文体实验《灵光集》、《彩绘集》、《地狱里的一季》之后,骤然放弃了文学生涯,转而去进行真正的生命冒险。他(蓝波)留给文坛的轻蔑“遗言”是:“这不过是文学而已”。一位法国书商说:“两个世纪以来繁荣昌盛的文学在本世纪莫名其妙地衰落下去。诗人们的消失使他们(最后一次)大出风头。人们已开始****惯了失去他们以后的生活。”[1]——后文学时代已经来临。同样,艺术的后经典时代也已经来临。继之而起的是一个到处被艺术装点,却没有经典的时代。
一、“经典”的含义及其存在的社会语境
经典,(canon),源于古希腊语kanon一词,意思是用作测量仪器的
“苇杆”或“木棍”,后来又发展成为“规范”、“规则”或“法则”这样的引申义,并作为本意流传下来。现代汉语辞典对“经典”的释义是指权威性的著作,和杰作、名著是对等的概念。可见,“经典”即意味着拥有了无上的尊严,具备了不容置疑的价值。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在《何谓经典?》一文中写道:“……经历过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因为一代一代的人们都无法舍弃它,因而不惜一切代价紧紧地拽住它,从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那就是经典。”(2)姑且不论库切的经典定义是否“经典”,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经典是需要时间淘沥的,必须跨越历史,必须战胜毁灭性的偶然性。
因此,经典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它先于其被确认的标准而存在,经典是人们“供奉”出来的,有了“香客”才有经典。以文学为例,“在经典文学时代里,文学总体上是以被经典化的阅读形式存在,简单地讲,文学的经典时代,就是一个人们用对待经典的虔敬心态去理解文学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们将文学视为经典的时代。”[3]
以此为基础来讨论经典,可以说经典是需要一定生存环境的,因为人们对待艺术的虔敬态度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这个社会条件就是某一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黄浩先生曾用三个资源“短缺”概括文学经典时代的原因,这对理解艺术经典问题同样颇有启发。从根本上说,艺术经典时代,人们的虔敬心态的形成恰是因为艺术和人们生活之间的距离造成的。这可以分别从艺术家和艺术品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在人类的农业时代和初步工业时代,社会还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阶段,文化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接受教育的群体还很有限,而文艺对天赋素养与技巧的较高要求,则使一般人望而却步,往往只有那些地位尊贵,家道殷实的人才能够读书识字,吟诗作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舞文弄墨”则是奢侈而又无法企及的体验。于是,混杂着对艺术家优越地位的艳羡和对艺术作品的懵懂,他们便对“文人墨客”仰视之甚至膜拜之。其次,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影响,艺术品传播途径的不发达,同样也在艺术品和终端接受者之间造成了距离,因为,传播的障碍使得艺术品无法充分的供应,无法走向普通人的生活,艺术品的神秘性在这种稀缺中便越发地得以强化。“洛阳纸贵”是对西晋左思《三都赋》艺术成就的精妙形容,然而,在这个典故中通常我们只看到一个逻辑,即左思《三都赋》是洛阳纸贵的原因,却忽略一个同样值得研究的反向逻辑,就是洛阳纸张的紧俏更增添了《三都赋》的神秘色彩。所以,一句老话“物以稀为贵”同样适用艺术领域,艺术品的绝对稀缺为自身罩上了一层神秘光环。
总的来说,艺术经典时代的根本原因是艺术和生活的距离,而艺术和生活之间距离的消失,自然引领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来临。
二、后经典艺术时代的原因思考
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产品的极大充裕,同时也使精神产品变得琳琅满目,其结果便是艺术原有的神圣光辉在这丰富中黯淡了,艺术进入了后经典时代。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了艺术的后经典时代的来临?当今文化现实促使下的艺术走向生活固然是其根本原因,但这根本原因是怎样导演这场经典的颠覆运动的?本文认为,经典创作活动的式微、经典认定机制约束力的式微和经典接受者的式微是经典艺术不再的直接因素。

“艺术是什么?”一直是个反复争议、难成定论的问题,不过,无论人们对艺术有什么样的界定,其经典话语形式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