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执教: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阎学             整理:公安县南平小学 邓祖英(根据录音整理)             评点:公安县教研室  周霞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知道《祖父的园子》选自 哪一本书吗?生:《呼兰河传》。师:介绍《呼兰河传》及文中作者笔墨用得最多的人物——祖父。(出示《呼兰河传》中描写祖父的一段话,指名读。)      生:读      师:此段有几句话?其中哪个词出现的次数最多?      生:有4句话。“祖父”一词出现的次数最多。      师:“祖父”一词在四句话中出现了七次。读这样的文字让我没觉得有点絮絮叨叨,萧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话去回忆自己的祖父呢?祖父对她的一生有怎样的意义呢?我们今天学习的《祖父的园子》就能够揭开其中的秘密。(评点:读一篇课文,引导学生站在经典的高点来进行阅读思考。这就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不是单单学习一篇课文。)二、 检查预习,质疑解答师:我知道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沉默)师:什么是“倭瓜”?生:“倭瓜“是瓜的一个品种。师:“倭瓜”在南方也叫“南瓜”。师:还有问题吗?生:为什么说蝴蝶是金的?师: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生:并不是真的金色,是指它表明的颜色。师:作者写蝴蝶是金的,说明蝴蝶很漂亮,是不同于黄色的美。这里的金色不光是蝴蝶表面的颜色,还有另外的意思,学完了课文我们再来解答。师:祖父的园子在萧红的笔下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结合课文把你的感受进行概括性地回答。生1:一个美丽的园子。(生把“美丽”写在黑板上)生2: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把“生机”写在黑板上)生3:一个有趣的园子。(把“有趣”写在黑板上)生4:一个充满爱的园子。(把“爱”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的感受真丰富呀!在萧红的笔下,祖父的园子就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园子,一个快乐的园子,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同时让我们感到自由和爱的园子。在这个园子里有花、有草、有蜻蜓、有蝴蝶······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评点:了解学生的学情,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前阅读所得,引导学生学会读出问题,学会思考。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上开始了。)三、 走进园子、品味“自由”师:课文中有一个段落篇幅最长,作者用的笔墨最多,你能找到吗?生:第17自然。师:指名读。生:读师:读完这段后你会发现有一个词是这段话的灵魂,知道是哪个词吗?生:愿意生:自由生:活了师:你认为这三个词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段话的意思?默读此段。生:自由师:对,就是这个词。找一找这个词的完整句子。生:“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师:这段话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它也是这段话的中心句。在这段话中作者写了谁自由呢?生:鸟、花、蝴蝶、倭瓜、黄瓜、玉米······师:这些景物自由到什么程度呢?请你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生:自由读师:你们羡慕这些景物的自由吗?生:羡慕。师:是啊,真让人羡慕呀!我们就从“黄瓜”“倭瓜”“玉米”“蝴蝶”这四种景物中选一种变成它,让我们也体会它们的快乐和自由。生:自由选择,并说说选择的原因。(其中没一个人选黄瓜)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角色,可老师还没有,既然没人愿意变黄瓜,老师就变成黄瓜吧。不过我这根黄瓜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谁扮演的角色格外自由和快乐,我就加入他们的行列。指名读自己角色的句子。生1:读倭瓜的句子。师:如果我真的变成倭瓜,我愿意怎样就怎样吗?生:是师:你能坚定地告诉我吗?生:坚定地读描写倭瓜的句子。师:谁是玉米?请你读一读玉米的自由。生2:读玉米的句子。师:如果我是玉米,我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吗?生2:是师:我要长到天上去也没人管我?生2:是师:通过你刚才的描述,我觉得做玉米有一种别样的自由和快乐,你能不能坚定地告诉我这种快乐和自由是别人没有的?生2:再读描写玉米的句子。师:哎呀,我想变成快乐的玉米了。有人有意见吗?生:有师:哦,小蝴蝶有意见了,那你给我们描述小蝴蝶的自由吧?生3:读描写蝴蝶的句子。师:假如我是蝴蝶,我真可以自由地飞?生3:可以。师:我一会飞上墙头,可以吗?生3:可以。师:我一会想变成一只花蝴蝶?生3:可以。师:我一会想变成白蝴蝶?生3:可以。师:我一会想飞到他家?生3:可以······师:他用一连串坚定的“可以”告诉我,做蝴蝶太自由了,这种自由飞翔的状态不光是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啊。同学们,怎么办呢?我最初选择了做黄瓜,后来我又做了倭瓜,听了玉米的描述,我又想变成玉米,现在我又想做蝴蝶了。你们想变成其他的吗?想做黄瓜吗?我来描述一下黄瓜的自由,你们再来做决定,行吗?   (师范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