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论文.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19/4/14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目标与构成要素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是由医院管理层和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实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部医疗业务活动的完成,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为确保实现其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目前,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入,以公立医院为代表的非营利性组织日益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成员。公立医院的经营目标为在兼顾公益服务的同时,提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公共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二是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使用有效;三是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四是会计和管理信息的真实完整;五是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有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二、新医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构成要素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我国公立医院由于自身发展的限制,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有的医院机构设置不科学,岗位设置和职责权限模糊,管理层对各执行科室的监督与制衡不足,没有把全部医疗业务活动均纳入内部控制下。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有时会出现个别医疗服务人员利用职务之变挪用***、收受回扣等行为,根本原因就在于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二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失衡。面对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医院运营中涉及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增多,有员工因素、管理因素、财务因素、安全因素、院内感染控制因素、法律因素、经济环境、新医改政策因素、医疗技术因素等。目前,有的公立医院对风险评估仅仅停留在财务系统方面,对其余风险因素的影响重视程度不够,不具备预防事件的预警和控制机制,出现违规行为后才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内部控制成了事后检验的控制,缺乏事前、事中控制,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失衡。三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现阶段公立医院发展处于变革期,大多数医院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均未对员工公开,医院系统一般均以医疗业务为主,缺乏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固定资产和物资管理系统等模块,或是各个系统之间没有实行有效的数据对接,使得医院各科室之间信息传递落后。四内部控制执行与监督机构不完善,缺乏内部控制人员。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需要相对独立的内部控制执行人员或执行科室,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人员队伍良莠不齐,没有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有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均以财务部门为主,侧重于财务因素的控制,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内控人员以财务人员为主,不符合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存在局限性,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三、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对内部监督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全面。现阶段,由于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监督工作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层认为,内部监督就是麻烦的代名词,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医疗业务活动,所以,医院管理者从内心对内部控制工作不认可,不赞同,持排斥态度,把内部监督工作作为对立面,导致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很好的运行;有人认为,内部监督工作可有可无,医院相关工作由医院各相关科室执行,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仅做表面工作,没有实际价值,缺乏执行力。二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医院长期处于以药养医的传统医疗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