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说课角的初步认识.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说课角的初步认识.doc

上传人:duzw466 2019/4/15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说课角的初步认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较角的大小》说课稿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P26-28。【说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的,是进一步学****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共有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中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折一折、指一指、比一比、画一画,在实践活动中比较角的大小,使抽象变为直观。【学情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认识实物中的角,了解角的组成及认识直角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做活动角并变化活动角,从动态中认识角的形状,大小变化,初步建立角的表象。低学段的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以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过渡,主要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在比较角的大小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教学要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锐角、钝角,并学会画角。教学难点:了解角的大小变化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活动角学具准备:纸、两个硬纸条(同桌两个的长度是不同的)、一枚图钉、直尺。【说教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说学法】1、操作法在动手实践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观察思考法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数学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教学过程】基于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方面:1、做数学。美国图书馆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就会忘记;看见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思想。3、“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在教学中力求不拘泥于教材,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依据以上几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一、 激趣导入:智慧博士知道小朋友动手能力真强,让我们来玩闯关游戏,好吗?我们上节课找到了那么多的角,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1、 用实物投影出示:线、小棒、硬纸条、橡皮筋、纸。2、 师:这是什么?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呢?第一关:比比看哪个组的方法多?(生从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袋中拿出物品,小组合作开始做角。)3、 用实物投影演示学生做好的角。(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小组活动)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板书:锐角、钝角)4、 智慧博士:小朋友动手能力真强,不但认识了角,还会做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