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3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4/15 文件大小:2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目标: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判断正负极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实验能力、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德育目标:在学****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和构成。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电流计、导线、烧杯、滤纸、铜片、锌片、镁条、铁钉、稀硫酸、果汁等。【引言】阅读格林太太的故事思考:化学家发现了什么?你能为格林太太开一个药方吗?【资料卡片】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例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等。【提问】太阳能和电能属于哪一类呢?【回答】太阳能是一次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简介】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简述】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并说出火力发电优点以及缺点。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火力发电优点:投资少、建厂快、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火力发电缺点:能源危机、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低【复****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的变化: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思考】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呢?【演示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回答】实验现象:现象实验一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明显现象实验二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偏转【分析并板书】原电池反应过程:1、在负极锌粒上,锌失去电子形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经锌电极流向导线:Zn—2e--=Zn2+2、流出锌电极的电子经导线通过电流计流入铜电极。3、在正极铜片上,流入铜电极的电子使H+还原成氢气:2H++2e--=H2↑【动画模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提问】什么叫做原电池?【回答】原电池的概念: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思考】根据你所了解的电学知识,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你如何判定装置的正、负极?【回答】在电学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正极→负极,电子流向是负极→正极。原电池两极的判断方法:活泼金属→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原电池的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石墨)→接受外电路提供的电子→原电池的正极。【科学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并交流讨论,教师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设计一套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电池装置。实验用品:镁条、铜片、铁钉、导线、金属夹、电流表、果汁(橙汁、柠檬汁等)、100mL烧杯【思考】化学电池由几部分组成,它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简单板书。原电池的构成:①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作电极,产生电势(位)差。②电解质溶液。作反应介质,提供离子移动。③连接两极的导体(线)等。形成闭合电路,引出电流。用一句话概括原电池的构成:两极一液一连线。学生重复两遍。【课堂练****1、下列三个装置中,导线中的电子由左边一极流向右边一极的是()2、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D、A是Ag,B是铁,C为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