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手法.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手法.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4/16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手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手法刘生(哈尔滨市中医医院150076)【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289-02股骨干骨折伍括股骨小粗隆至股骨髁上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男多于女,:1之比。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其次为10岁以下的儿童。多由高处坠下、车祸、或受重物打击、挤压等强大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而引起。由于股骨是人体最长,结构最坚强的骨干,周围有大量的肌肉群绕和丰富的血液供应,因而通常需有强大的暴力才会造成骨折。骨折后内出血较多,一般可达500〜1500毫升,易伴有休克,也易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挤压伤者易引起挤压综合征,危及生命。1病因病机股骨周围有大量的肌肉群绕,在股骨发生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暴力冲击的方向及下肢重力的作用,可以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当股骨干上1/3骨折时,断端的移位方向较有规律,骨折近端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和其他外旋肌群的牵拉表现为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远端因受内收肌群的牵拉则向上向内和向后移位。股骨干中1/3骨折时,断端除有重叠畸形外,无一定移位的规律,需视外力的作用而定,一般远端受内收肌群的牵拉,可能引起向外成角畸形。股骨干下1/3骨折时,典型的表现为近端内收、向前移位,远端因受腓肠肌的牵拉向后屈曲。,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用双手握小腿上段,顺势拔伸,并徐徐将患肢屈髋90°,屈膝90°,沿股骨纵轴方向用力牵引,矫正重叠移位后,再按骨折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下列手法:上1/3骨折:将患肢外展,并略加外旋,然后由助手握近端向后挤按,术者握住远端由后向前端提。中1/3骨折:将患肢外展,同时以手自断端的外侧向内挤压,然后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内外夹挤。下1/3骨折: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徐徐屈曲,并以紧挤在胭窝内的两手作支点将骨折远端向近端推迫。若股骨干骨折重叠移位较多,手法牵引未能完全矫正吋,可用反折手法矫正。若斜行、螺旋骨折背向移位,可用冋旋手法矫正,往往断端的软组织嵌顿也随之解脱。若奋侧方移位,可用两手合抱或两前臂相对挤压,施行端提捺正。复位后行夹板固定:根据上、中、下1/3骨折不同部位放压垫,上1/3骨折放在近端的前方和外侧,中1/3骨折放在断端的外侧和前方,下1/3骨折放在近端的前方。放夹板要注意长度,内侧板由腹股沟至股骨内髁,外侧板由股骨大转子至股骨外髁,前侧板由腹股沟至髌骨上缘,后侧板由臀横纹至胭窝上缘,、斜型、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以左侧股骨干中段骨折为例)伤者仰卧硬板床,第2助手固定骨盆,第1助手左手固定小腿,右前臂套过胭窝轻度屈膝行对抗牵引。股骨上段骨折屈髋外展牵引,股骨下段骨折屈膝牵引。术者左前臂从大腿后面穿过置骨折远折段处,右前臂置于大腿前面骨折近段处双手掌交叉,根据骨折侧方移位的不同方向,双前臂向骨干轴线推挤使骨折变为前后移位,同时左前臂外旋,右前臂内旋,先顺骨折移位方向后逆向,利用腰、肩、肘、腕协调用力使两前臂完成提按动作以整复骨折前后移位。如骨折呈横断型或短斜型,则嘱第1助手加大骨折成角;如长斜型或粉碎性,则嘱第1助手轻轻内外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