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pdf

格式:pdf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pdf

上传人:lizhencai0920 2015/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编者按:近期,国内报刊登载了一些涉及转基因安全性的文章,
    我们选择了三篇供参阅。
目录
02
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柯贝
08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
谬误与谣言⋯⋯⋯⋯⋯⋯⋯⋯⋯⋯⋯⋯⋯⋯李 铁
18
转基因大豆产业化15年
看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王大元
1 5:15:42 PM
来源:南方周末内舆论,阻碍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反转基因的华人无一是分子生物学的专家,
更没有做过转基因的专家。
海内外华人主导反转基因的人,绝大多数缺乏专业知识。真正懂得分
子生物学的华人专家,还未有反对转基因的。出头激烈反转基因的都不是
专家。但是他们制造的舆论已经对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在科学的、理性的层面上提出对转基因技术要慎重,并认真探讨其中
的问题,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惜的是,一些竭力反对转基因的人,是出
日期:2011-07-21 于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考虑,另一些人则打着科学的幌子,采用似
作者:柯贝
是而非的理由。相比于完全不懂生物学、用简单的“人文关怀”来反对
转基因的人,这些戴着生物学“帽徽”的专家欺骗性更大。本文的分析
仅以两个人为例,其中一位是最近在《文汇报》发表文章的曹明华,另
一位是长期在国内造舆论反转基因的蒋高明。
相比于完全不懂生物学、用简单的“人文关怀”来反对转基因的人,
一些戴着生物学“帽徽”的所谓专家,他们的欺骗性更大。逻辑荒谬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外界以其任职于科学院而以为
近年来,中国比较关注转基因技术和食品,与此同时,也出现一股反他是专家。其实他不是。对于转基因的基础科学——分子生物学,他并
对转基因的势力。看看一些反转基因人物的所作所为,或许能够帮助人不太懂。
们免受误导。他反转基因有更基本的理由:反对用科学改良农业。如果不分析其基
美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远远高于中国。但是反转基因在中国造成的后本理由,就看不清楚他反转基因只是表面现象。
果是:美国已经多年种植可以食用的转基因植物,而中国迄今却不能。蒋高明的原话是:“中国打赢粮食战争是靠9亿勤劳的农民。‘赖
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物也已有多年,有些人则是直接食用。因为美国饲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治田勤谨’(墨翟)。美国就不具备这个
养的动物普遍食用转基因作物,因此更多的美国人间接地食用了转基因优势,才发明了化肥农业、除草剂农业、无机农业、转基因农业等,来
食物。美国科学院明确指出转基因食物没有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解决吃饭问题。中国耕地能够连续应用数千年还不退化,所仰仗的就
美国政府明确规定食物不能标示是否转基因,这使得民众能够同等地对是‘人勤地产’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这样的技术在全球都是最先进
待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食物。的。”
中国对于食品的安全要求低于美国,为什么在转基因方面的要求却大他的基本逻辑是:中国靠农民人多来解决粮食问题。中国应该永远保
大高于美国呢?是中国在转基因方面比美国高明?显然不是。持以人多来种田的优势。此逻辑的自然推论,等于说因为中国农民多,
一个重要原因是:反转基因的势力在网络和一些传统媒体上误导了国如果改良了、增产了,要导致农民失业。表面上看,对农民真是很关
02 03
2-3 5:15:43 PM
心,而且为政府着想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曾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老化分子学硕士
按照这种逻辑,中国农民应该继续两千年前的生产方式,无需农业机学位。但她其实并没有弄懂分子生物学。她在文章中用的“基因学”就
械化,而应该退回刀耕火种,因为那样需要的农民人数会更多。通过广是她自己杜撰的,因为这个词汇在科学界无人使用。至于“神经老化分
大农民以数量庞大的劳动力来坚持“全球最先进技术”,可以供养蒋高子学”,真正搞生物学的人,也是闻所未闻。
明在现代城市生活。曹明华还说“而商业化了的转基因食物产业,则是科技工匠的作
工业、农业效率提高后,如何给工人、农民以其他就业机会,是重要为——它基本上无视已更新了的、重要的生物学原理”。其实不懂重要
的社会问题,而且不断为人类所解决。用就业来阻止工农业效率提高, 生物学原理的正是她。做转基因的人,支持转基因的懂行科学家,对于
是早已没有市场的陈辞滥调。按照这样的逻辑,中国应该反对汽车引生物学原理比她懂得多:转基因食物产业,没有违反生物学原理。
进,因为会减少黄包车车夫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