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莱纳斯卡尔鲍林.pptx

格式:pptx   大小:5,08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莱纳斯卡尔鲍林.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4/17 文件大小:4.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莱纳斯卡尔鲍林.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两人之一(另一人为居里夫人);也是唯一的一位每次都是独立地获得诺贝尔奖的获奖人。其后他主要的行动为支持维他命C在医学的功用。鲍林被认为是20世纪对化学科学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他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以量子力学入手分析化学问题,结论却以直观、浅白的概念重新阐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学训练的化学家亦可利用准确的直观图像研究化学问题,影响至为深远,比如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电负度、共振理论、价键理论、混成轨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概念和理论,如今已成为化学领域最基础和最广泛使用的观念。(鲍林的大学毕业照)1914年鲍林进入波特兰的华盛顿高中,高中的求学过程对鲍林影响深远,受到好友的启发,鲍林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917年家境贫寒的鲍林进入俄勒冈农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专业,1922年他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鲍林申请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洽逢美国物理化学学派的宗师诺伊斯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来到加州理工学院,鲍林加入了诺伊斯的研究团队,从事X-射线衍射法晶体结构的研究。在加州理工学院,鲍林接触到了热力学、统计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物理化学和物理学的基础理论。1925年鲍林以最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化学和数学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后的鲍林前往欧洲留学,当时的欧洲是量子理论发展的中心,鲍林在那里接触到了当时物理学界和物理化学界的顶尖人物。1927年,鲍林返回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争相聘请他担任教职,哈佛大学甚至同意依照鲍林的意思建立一个量子化学系,而在那个时代,量子化学还是世人闻所未闻的概念。但是鲍林最终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他在加州理工开设的第一门课程是“波动力学及其在化学上的应用”后来他将这门课的讲义整理成文,于1935年出版了《量子力学导论——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这是历史上第一本以化学家为读者的量子力学教科书。鲍林在加州理工学院一直工作到1963年,其间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1967年鲍林供职于加州圣巴巴拉民主学院研究中心1967年-1969年任职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系,1969年-1973年任职于斯坦福大学,1973年之后,任职于以他名字命名的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直到1994年逝世。、鲍林的学术贡献混成轨域理论鲍林自1930年代开始致力于化学键的研究,1931年2月发表价键理论,此后陆续发表相关论文,1939年出版了在化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这部书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化学键的认识,将其从直观的、臆想的概念升华为定量的和理性的层次,在该书出版后不到30年内,共被引用超过16000次,至今仍有许多高水平学术论文引用该书观点。由于鲍林在化学键本质以及复杂化合物物质结构阐释方面杰出的贡献,他赢得了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鲍林对化学键本质的研究,引申出了广泛使用的混成轨域概念。混成轨域理论认为,在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原子轨道本身会重新组合,形成混成轨域,以获得最佳的成键效果。根据混成轨域理论,饱和碳原子的四个价层电子轨道,即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可线性组合为四个完全对等的sp3混成轨域,量子力学计算显示这四个混成轨域在空间上形成正四面体,从而成功的解释了碳的正四面体结构。电负度鲍林在研究化学键键能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同核双原子分子,化学键的键能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半定量或定性描述各种化学键的键能以及其变化趋势,鲍林于1932年首先提出了用以描述原子核对电子吸引能力的电负度概念,并且提出了定量衡量原子电负度的计算公式。电负度这一概念简单、直观、物理意义明确并且不失准确性,至今仍获得广泛应用,并可定性描述氢键。如今电负度是描述元素化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共振理论鲍林为了求解复杂分子体系化学键的薛定谔方程,使用了变分法。在原子核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提出分子体系所有可能的化学键结构,写出每个结构所对应的波函数,将体系真实的波函数表示为所有可能结构波函数的线性组合,经过变分法处理后,得到体系总能量最低的波函数形式。为了便于以化学结构式表达,图像地解释这种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鲍林提出共振理论,体系的化学键结构表示为若干种不同结构,电子是在不同化学键结构之间共振的。但这并不表示实际分子结构在不同时间下有不同结构,实际上只有一种经共振混成的低能稳态轨域。举苯分子结构为例,六个碳之电子为p轨域,经过共振混成,即为一环状轨域。这解释了,为何单键和双键键长不同,在实验上测量苯环六个键长却都相同。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1930年代中期,随着加州理工学院加强其再在生物学领域的发展,鲍林得以接触一批生物学大师,期间鲍林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