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有效利用和协调组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二)管理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人力资源5、控制。(三)管理的对象1、人力资源2、财力资源3、物力资源4、信息资源5、时间资源6、空间资源(四)管理的方法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3、教育方法4、数量分析法二、管理的基本特性(一)管理的二重性(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三)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四)管理或管理人员任务的一致性三、科学管理的基本特性(一)管理制度化(二)管理程序化(三)管理的数量化(四)管理的人性化四、护理管理的发展变迁五、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一)护理管理的一般环境(二)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1、护理部主任2、科护士长3、护士长(三)宗旨和目标(四)人员因素六、护理管理者的任务(一)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二)加强监控和质量管理(三)做好协调工作(四)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七、医院护士长的角色功能(一)角色的概念角色是描述一个人在某位置或状况下被他人期望的行为总和。护士长角色1、护理管理者2、联络者3、代表者4、监督者5、传达和宣传者6、护、患代言人7、计划者8、冲突处理者9、资源调配者10、协商谈判者11、教育者12、变革者(四)护士长职责八、护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一)身体素质(二)思想素质(三)知识素质(四)能力素质(五)心理素质九、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一)循证护理产生的深远影响(二)全方位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三)人才竞争对护理管理的挑战(四)新知识、新技术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五)面临挑战的对策1、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加速护理管理人事制度的改革。2、建立和完善护理法律法规,规范护理市场及护理活动程序3、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第二部分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及格式第一节体温单书写要求及格式体温单用于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主要由护士填写,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列在病历最前面。(一)体温单的书写要求体温单的眉栏、项目、日期及页数均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眉栏项目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晰。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铅笔或钢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入、转出、出院、死亡及其时间,要求具体到时和分;请假不写时间(以医嘱时间为准),竖破折号占两个小格。体温单的每页第1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本页当中跨月或年度,则应填写月、日或年、月、日。体温单34℃以下,呼吸、大便次数用蓝色铅笔绘制,其余各项均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手术后日数连续填写10天,如在10天内又做手术,则第二次手术日作为分子,第一次手术日作为分母填写。病人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而未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应补试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病人如特殊情况须外出者,须经医师批准书写医嘱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其外出时间,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体温在35℃(含35℃)以下者,可在35℃横线下面用蓝色铅笔写上“不升”两字,不与下次测试的体温、脉搏相连。小儿3岁以内不测血压、脉搏。(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小便的记录:体温的记录:体温以“×”表示腋下表,以“0)表示肛表,以“0”表示口表。体温曲线用蓝色铅笔绘制。降温后的体温是以红圈“0”表示,再用红色铅笔画虚线连接降温前体温,下次所测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常规体温每日测试两次(7am、3pm)。新入院病人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次日后体温正常者,再改常规测试。发热病人每4小时测试一次,如病人体温在38℃以下者,11pm和3am酌情免试。脉搏的记录:脉搏以红点表示,连接曲线用红色铅笔绘制。脉搏与体温相遇时,在体温标志外面画一红圈。如“⊙”。短绌脉的测试为二人同时进行,一人用听诊器听心率,一人测脉搏。心率以红圈“0”表示,脉搏以红点“·”表示,并以红线分别将“0”与“·”连接。在心率和脉搏两曲线之间用红色铅笔画斜线构成图像。呼吸的记录:呼吸的绘制以数字表示,相邻的两次呼吸用蓝色铅笔上下错开填写在“呼吸数”相应时间纵列内。大便的记录:应在3pm测试体温时询问病人24小时内大便次数,并用蓝色铅笔填写。大便失禁者,用“*”表示。3天以内无大便者应通知医生,结合临床酌情处理,处理后大便次数记录与体温单上。灌肠一次后大便一次,应在当日大便数栏内写1/E,大便二次写2/E,无大便写0/E。2/3表示灌肠3次后有2次大便;1表示灌肠前已有一次大便,灌肠后又有一次大便,若需记录大便量时以斜线区分,斜线上表示大便次数,斜线下表示大便量。(三)其他内容记录出量(尿量、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