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班主任管理论文: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论文: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探讨作者:西洋店西洋潭小学王盼盼摘要: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小学学生的主体,隔代教育也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流形式。再加上农村小学条件差,受教育的学生人数锐减,教育整合,学生上学的路程明显增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这种状况,逐步实行寄宿制、半寄宿制教育模式,努力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增强学生的幸福感,提高办学质量。实践证明,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取得的效果很明显,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做为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一体二化三沟通”。以学生为主体;班级管理制度化、日常管理民主化;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关键词:管理爱心沟通家访幸福感一、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增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视,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多,农村教育也取得了质的飞跃。199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为430亿元,占当年义务教育总投入的%。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达到了990亿元,占当年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五年间,增加了倍,初步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农民办”到“农村教育政府办”的根本性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提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17年达到4%。”【1】2017年教育部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启师范生免费教育。今年秋天,首届10597名免费师范生走上讲台,进行为期10年的从教生涯。同时,政府实施高校大学生支教计划、特岗计划、农村教育硕士计划,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师资力量。二、建立科学、规范、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化,日常管理民主化。在新学期两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行为规范细则。这些制度包括:依班规奖惩制度,主题班会制度,周记日记制度,板报评比制度,值日班长、组长负责制度,班长、组长定期评选制度,请销假制度,定期调整座位制度。建立民主评选标兵制度。定期评选出:思想道德标兵,学习标兵,劳卫标兵,体育标兵,音乐标兵,绘画标兵,进步标兵。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阔学生视野。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关爱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班级行为细则的确立,就是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关爱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农村小学尤为重要。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实行值日班长、组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