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议如何对高职学生开展网络行为规范教育.docx

格式:docx   大小:5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如何对高职学生开展网络行为规范教育.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4/20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如何对高职学生开展网络行为规范教育.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如何对高职学生开展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摘要】大学生网上行为失德、违法的普遍性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本文提出了在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中应当贯彻的四个原则,探讨了开展教育的几种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法制;道德一、 为什么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校园网建设的日益完善,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在虚拟世界里,网民们对网络行为规范意识淡薄、是非观念混乱,引发了大量网络失范行为。高职学生上网一直缺乏有效的正确引导,面对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严重滞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二者之间的脱节使得这种网络空间“无规则、无道德”的认识长期得不到纠正,这种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缺失。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是新时期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应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经常工作。二、 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和主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必须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两个方面入手。(1)网络法制教育。我国自1987年以来先后制定了一批信息网络方面法律、法规,虽然仍存在着立法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但在信息网络领域并非无法可依。《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基本建立了我国的网络管理法体系。新《刑法》规定对“侵入计算机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和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挪用***、窃取国家祕密或其他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的大学生对我国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不了解,%的大学生听说过但不清楚细节。网络法制教育的目的,一是学****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法规,杜绝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髙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正确运用基本的网络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2)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道德作为启发人们内心觉悟的无形力量,是国家强制力无法代替的。道德不但是网络立法的基础,也是网络法律规范实施的思想保障。加强“网德网风”教育,发挥网络法制教育与伦理教育在预防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中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掌握学生上网的基本规律,认真分析网络失范行为的案例,结合传统道德规范,提炼和总结网络道德规范。积极倡导“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文明自律”等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三、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选择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基本原则。高职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全新领域。考虑到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特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应当遵循如下几个教育原则:一是网络化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化。构建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显性与隐性相互交融的立体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实效。二是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网民是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较高的特殊群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自我教育能力。努力构建一个能将培养目标内化为个体自觉意识的宽松和谐、自由有序的教育环境,利用网络技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