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综述.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综述.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综述
近几年,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提高工程科技人才素质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在一些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企业培养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工程科技人员通过创建技术创新工作室或参与学,使工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领军、技术拔尖和学术带头人才。在人才资源开发实践中,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新模式。
一、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的制约因素
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工程科技人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的进步加速,使工程科技人才对知识更新的渴求更加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继续教育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程技术课程开发设计困难
由于工程科技技术人才所从事的工作专业性强、业务领域广、知识技术更新快、通用性差,因此在继续教育内容的选择、课程开发上存在较大难度,投入大,回报少。
(二)是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资源不足
调研发现,企业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在师资、教材等方面资源十分贫乏,特别是对于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学员本身就是专家,因此较难找到与其相匹配的师资和教学内容。
(三)工程科技人才的工学矛盾突出
企业工程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都是企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科研技术工作繁重,工作压力大,而且很多工作他人难以替代,参加继续教育与岗位工作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四)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模式落后
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尚未摆脱院校式教育和填鸭式培训模式的束缚。内容上,重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不足,方式上,重课堂灌输、互动交流不足,手段上,重课件讲义制作、现场应用不足。受上述因素制约,传统的继续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提升工程科技人才素质的需要,工程科技人才培训一度成为企业最头疼的事情,必须在继续教育理念、运行方式和培养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调研发现,起初由企业技术人员自发创建起来的技术创新工作室,很好地解决和克服了上述难题。
二、技术创新工作室的典型案例
2004年,某油田企业成立了首例以科技人员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个人技术创新工作室已近200个,规模和影响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为分析需要,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例予以介绍。
(一)成景石技术创新工作室
“成景石技术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04年11月,由某油田首席技能大师、全国劳动模范成景石领衔创建,起初是为解决油井试压装置而成立的技术攻关小组,后经油田党委正式命名为“成景石技术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坚持“只有集中大家的智慧才能克服技术上的难题”的工作理念,立足生产,扎根现场,尊重科学,崇尚技术,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讲解、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习培训方法,把新技术、新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技术人员,为导师带徒活动提供了全新模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为油田发展和技术创新发挥更大作用
”,“新型劳动者不仅自己要创新实践,还应带动和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技术专家”,成景石如是说。他本人就是有名的技术头牌,他把一批技术骨干聚拢到工作室,针对制约油田开发的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传帮带和相互学习,使一大批技术人员成长为机械采油、防砂领域的行家里手。工作室成立的7年时间,共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10项,国家级QC成果优秀奖1项,局及省部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