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比较合适的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三、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玻璃杯2个、小石子(若干块)、粉笔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各1个,3根一米长的木条粘成的三角架1个。五、教学过程(一)建立体积概念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大家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为大家讲讲?(学生讲故事时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思考:乌鸦为什么喝到水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2、动手实验引出概念(1)教师演示实验师: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几块小石子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先让学生猜想结果,在做这个实验验证)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2)引出体积概念师:同学们,请大家把书包从抽屉里拿出来,用手在抽屉里摸一摸,左右活动活动,说说有什么感觉?生摸并说感觉。师:请把书包放进抽屉,再用手活动活动,现在又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占了。教师指出:像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让学生进行辩论。课件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学生回答后,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学生回答)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说一说:自己见过的体积最大和最小的物体(如房子,高楼大厦,火车,大山,针尖,芝麻,蚕卵等等)。(二)引出体积单位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不好比较)教师说明:看来也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三)认识体积单位    师:我们已经知道1cm,1dm,1m有多长,1cm2,1dm2,1m2的面积有多大,现在请你猜一猜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小组讨论一下。(引导:长度单位用什么样的线段来表示,面积单位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