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石油钻井人的先进事迹.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油钻井人的先进事迹.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9/4/2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油钻井人的先进事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工作一个忠诚的人十分难得,一个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难求:像雷锋那样做人,像焦裕禄那样做“官”。这句格言是我,管理中心钻前工程部副经理张大华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我叫张大华,1982年12月参加工作,199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钻前工程部副经理。参加工作的三十多年来,我跑遍了东营油区和川东北地区的东南西北,完成各类井的钻前施工进50口,由于在2011年至2012年的工作中的表现,获得了2010年川东北工委先进个人、2011年川东北工委党员示范岗、2012年1月川东北工委文明先进职工等荣誉。作为钻前施工人员,生产现场就是展现自我的舞台,锻炼自我的战场,完善自我的平台。自我参加工作那天起,在公司领导的关怀教导下,我就暗下决心,树立了“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观念。在2011年施工的元坝28井的过程中,我每步天行5、6公里山路,常常累得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回到驻地顾不得休息还要和同事们一起反复研究,及时总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期间连绵的阴雨下个不停,一身泥一身水的在工程现场摸爬滚打,一天下来,工衣沾满泥水,红色的工衣都变成了土黄色,足有十几斤重,洗后由于空气湿度大,很难晾干,有时一天下来累得什么都不愿意干,第二天就干脆穿上沉重潮湿的工衣继续工作。晚上就住在当地村民的家里,阴冷潮湿。由于生活条件的艰苦,和整日的操劳,每天休息不到六个小时。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和我的带领下,我们团队经过60多天的日夜奋战,圆满完成施工任务。2011年年底施工的元坝27-1、-2井,针对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量大、工农关系复杂等特点,我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带领团队展示了胜利铁军的“开路先锋,敢为人先”的风采。在施工的26个日日夜夜里战泥泞、斗疲劳、攻坚啃硬。因为气温寒冷,我耳朵和脚上都生了冻疮,胃病的老毛病也犯了,同志们都劝我下山去休息养病,但是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干部,必须的起到领头带头作用,不能逢难就退,要冲战斗在最前线。在工作中,自我提出了“五要前”的要求,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现场技术论证和决策,准备在前;管理队伍和团结同事,示范在前;遇到工作难题和疑点,请示在前;在处理与上级、甲方、同事关系中,谦虚在前。最终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仅用了26天就达到了井队搬迁条件。闯外部市场,就要有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在异地他乡施工,环境艰苦,施工难度大,时间一长,有的职工就不免出现思想波动和烦躁情绪。为了稳定职工思想,每天早晨,我们坚持与项目部一起升国旗、唱国歌;队上职工过生日,我们一起为他祝贺;职工有困难,大家共伸援助之手,如同一个和谐的家庭。在工作之余,我们还坚持定期学****工委文件精神,组织围棋、象棋、羽毛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大家淡漠思乡之苦。在元陆12井的施工中,由于我的胃病突发摔倒在井场中,处于休克状态,在当我醒来时,已被职工送往当地一所卫生所治疗,可想到该井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我只在卫生所住了一晚上就赶回了井场。卫生所医生他看说不过我,就同我一起到了井上,在值班房里为我打完最后两天的吊瓶。在四川工作的这几年里,我靠自己的一言一行带队伍,感染和影响职工。苍溪县天然气办主任曾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