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数据级灾备-应用级灾备-业务级灾备.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据级灾备-应用级灾备-业务级灾备.docx

上传人:wxc6688 2019/4/23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据级灾备-应用级灾备-业务级灾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灾备介绍灾备对于数据中心建设来说,地位十分重要,按照业内通例,依据对数据及业务的保障程度来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数据级灾备、应用级灾备和业务级灾备。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灾备建设方案就是将异地应用级灾备放在首选,但这其实是灾备建设的一个误区,灾备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并不是说进行灾备建设就一定要建设应用级的,进行灾备建设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到适合自己业务系统需求的灾备建设方案,这才是灾备建设合理思路。对于灾备的级别,可能很多人都只了解其中的一两种,但是不能够了解的比较全面,而这几种灾备之间其实是存在联系的,所以想要彻底的了解灾备,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那么首先我们来看三个不同等级的灾备方式的关注点在哪里:数据级灾备、应用级灾备关注点都在IT信息系统本身,而业务级灾备则除了充分考虑IT系统外也关注了其他外部业务因素诸如办公环境、系统相关人员等。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上面提到的三个不同级别的灾备方式。数据级灾备主要关注点是数据,即在灾难发生之后,可以确保用户原有数据不受到损坏。对于级别较低的数据级灾备来说,可以将需要备份的数据通过人工的方式保存到异地实现:如将备份的磁带(盘或光盘)定时运送到异地保存就是方法之一。而较高级的数据灾备方案则依靠基于网络的数据复制工具,实现生产中心不同备份设备之间或是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之间的异步/同步的数据传输,如采用基于磁盘阵列的数据复制功能。应用级灾备是建立在数据级灾备的基础上的,对应用系统进行复制,以实现应用接管。而在异地灾备中心再构建一套应用支撑系统是应用级灾备经常采用的方式。支撑系统包括数据备份系统、备用数据处理系统、备用网络系统等部分。应用级灾备能提供应用系统接管能力,即在生产中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灾备中心便能够接管应用,从而尽量减少系统停机时间,保障业务连续性。业务级灾备是最高级别的灾备系统。它包括除了保障IT系统业务连续性外也提供非IT系统保障,如当发生大的灾难时,用户的办公场所可能会被损坏,用户除了需要原来的数据以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在一个备份的工作场所能够正常地开展业务。那么这时就需要业务级灾备来保障业务连续性了。实际上,业务级容灾还关注业务接入网络的备份,不仅考虑支撑系统的服务提供能力,还考虑服务使用者的接入能力、甚至备份的工作人员。那么我们在进行灾备建设时,到底应如何选择呢?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从基础设施条件、灾备的目标、技术成熟度、投入产出比、数据及应用系统的重要性,业务关联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异地灾备应对的是小概率事件,需考虑投入产出比灾难的范围很广,凡是可以导致数据或业务遭到破坏的计划外事件都属于灾难的范畴,诸如自然灾害、业务运行所依赖的服务的中断、IT系统故障、运维人员误操作、恶意攻击等。下图是权威机构对灾难的分类:从上图可以看到,无论是面对占据灾难比重32%的硬件故障,还是占据61%比重的软件、人为、病毒故障,需要的都不是远程的灾备保护,需要的只是本地的数据保护;而剩下的7%的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才真正需要异地远程灾备。也就是说,通过双机热备、本地备份、CDP技术等数据保护手段,就能解决93%的系统故障;而远程异地灾备,不论是数据级还是应用级,应对的都只是7%的小概率事件。既然远程灾备的目标是应对小概率事件(同城灾备是高效率的小概率事件,异地应用级是低效率的极小概率事件),那么灾备的投入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