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微软面试 经历.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软面试 经历.doc

上传人:1373566119 2019/4/23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软面试 经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微软面试分享:开篇前两天一个朋友帮着推荐了一个微软的职位,先参加了面试,然后周三收到了offer,在这里把面试的过程和如鹏网的同学们分享一下。因为我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所以走的是社会招聘的流程。如鹏网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是在校生,和校园招聘比起来,社会招聘的流程少很多,招聘的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相信我的面试经历也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在听到这个职位的机会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准备了一份简历,就像我在《软件方向应届生求职面试指导》这个视频教程中讲的那样,我根据这个职位的特点对我的简历进行了个性化的修改,将职位描述(JobDescription)中强调的技术放到了明显的位置,并且进行详细的说明,将招聘人员最关心的信息放到了他们第一眼就看到的位置,做到“三秒之内吸引招聘者”。收到我的简历以后,微软给我安排了面试,因为从通知面试到最终面试还有几天时间,我就按照我简历中写的内容把简历中写到的自己的技能、项目经验重点复****了一下,并且对于JobDescription提到的、而我不具备的技能也稍微了解了一下。面试之前我提醒自己:“一定要和面试官谈笑风生!像平时和同事交流一样,这样不紧张了,那么就可以超常发挥”,我做到了。面试一共分为四轮。第一轮面试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第二轮面试侧重于具体技术,第三轮侧重于软件测试和其他技能,第四轮则是BOSS面试,侧重于职业规划、项目经验、待遇等。每轮面试1小时,共持续约4个小时。第一轮面试。面试官首先问“你最熟悉的语言是什么”,我回答“很多语言都用过,最近两年最长时间用的语言是C#和Java,不过自己并没有明显的语言偏好,毕竟语言只是表达想法的工具”,我这样回答的目的是让面试官知道我有比较强的适应各种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将这个职位中会重点要求的C#放到了明显的位置;由于这份工作和高性能计算相关,因此面试官接着又问了“什么样的程序可以并行化”,由于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前对高性能计算了解不多,但是在面试之前突击了一下关于高性能计算的东西,这叫“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回答“任务之间互相依赖的就不能并行化,而任务之间不依赖的则可以并行化,比如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由于各步之间互相依赖,因此无法进行并行化,而用累加的方法计算1到N的和,由于可以分成若干组独立的运算,然后运算结果再进行汇总,因此可以进行并行化”;接着面试官又问了“一个进程是运行在一个CPU上效率高还是运行在多个CPU上效率高”,由于我对多核编程不是很熟悉,本着“不懂得就说不懂,不要不懂装懂”的原则,我首先向面试官说明我对多核编程不熟悉,但是还是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说“一个进程在多个CPU上运行的话,由于系统需要在多个CPU之间进行时间片的分配、切换、调度,因此比在一个CPU上效率低”,面试官纠正了我的说法,他说“一个进程在多个CPU上的话可以让多个CPU的原件都充分运转起来,因此比运行在一个CPU上效率高,还有一些进程漂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的回答虽然不是正确的,但是我“不懂得就说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而且也谈了自己的分析,也表明自己对“时间片”等计算机原理的东西有一定的了解,没有给面试官带来不好的印象,同时问到这个问题面试官也了解到我对多核编程了解不多,因此也就不会继续问这方面的问题,而会更多向其他我可能熟悉的方向问,这相当于“引导面试官”;我的简历中写了做过WMI方面的开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