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4/2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芃衿蒂《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蚇袄莇末学从2006年开始接触《弟子规》,由《弟子规》而入佛法,专修净土法门,在不断的修学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弟子规》是我们做人和学佛的基础。没有这个根,佛法修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成就。佛云:“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师长告诉我们:中国过去的修行人不学小乘,之所以能够契入大乘,是因为古代的读书人都有深厚的儒、道的基础,而儒、道之学足以替代小乘。我们修学多年仍然不得其门而入,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弟子规》是儒学的基础,也是大乘佛法的基础。莃芀莆末学最近有幸参加当地暑期《幸福人生(弟子规)讲座》义工,落实《弟子规》的教诲,略略体会到《弟子规》就是佛法修学,与“三学”、“六度”、“三福”、“六和”、“普贤十愿”无二无别。例如:为学员叠被子这样一件小事,细细琢磨竟然也是修“菩萨六度”:真诚为人服务的心行是“布施”;按照一定的方法,循规蹈矩,叠成标准的“豆腐块”是“持戒”;每天要重复很多遍,不厌其烦,极有耐心去做是“忍辱”;一次比一次叠得更快、更好是“精进”;叠被子的整个过程中,心地清净(外不著相、内不动心)是“禅定”;悟到“叠被子”也是修行、无一法不是佛法,好像“智慧”也开显了一点。荿蚃蒃以下末学按照“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次序谈谈个人修学的一点心得体会:蒂蚁薁入则孝螇螆羀末学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的缘故,与父母及兄弟姊妹之间产生了极深的隔阂,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几乎不往来。现在才明白是“养不教”的结果。父母没有教导我们孝弟的道理,也没有为我们作出孝亲及兄友弟恭的榜样。“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也不能怪罪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教导过(圣教衰落都一个多世纪了!末学今日能够听闻圣贤教诲,何止三生有幸?)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孝”既是儒家成圣成贤的根本,也是佛家圆满成佛的根本。古圣先贤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末学现在知道:自己一切不顺皆因不孝,修学没有功夫也因没有力行孝道。蒂螈肆“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亲憎我,孝方贤”。目前,在自己力行孝道的过程中,逐渐化解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重新找到了一些“父子有亲”、“知恩报恩”的踏实感。蕿蒅薅出则弟薂腿虿“兄弟睦,孝在中”。与兄弟姐妹不能和睦相处也是不孝。《幸福人生(弟子规)讲座》期间,我劝导哥哥姐姐和他们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大姐和侄儿参加学****并明显受益了,证明至诚是能感通的。虽然兄弟姐妹之间的坚冰完全消融尚待时日,但末学庆幸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羇芄蒀“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多因财物及言语不能相让。因此“菩萨六度”修“布施、忍辱”;“四摄法”修“布施、爱语”。末学从事医务工作,面对来自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以前感觉压力挺大,今天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心态面对(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警醒自己顺境不起贪著,逆境不生嗔恚,历事练心,久而久之心态慢慢变得平和些了,恭敬心也能生起来了。蚂薀螇谨蚈芇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末学业****深重,一直不能克服昏沉懈怠的毛病,非常惭愧!螂肁肁“晨必盥,兼漱口……入虚室,如有人”。是恭敬心的体现,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对一切人与事物的恭敬。膆肅衿“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做事慌张,畏难懈怠正是我的毛病,许多事因此做错了,有些事虽做了却不能善始善终。末学深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此悠悠放任,何时成就道业?忏悔!袂蒁薇信袈袄蒃《无量寿经》中的善护三业,“善护口业”放在第一,口业最易造作。“话说多,不如少”,作为念佛人,应“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冷静观察,当我们起心动念想说什么时,许多妄想分别执著夹杂其中,心已经不清净了。真是“出口动手便错”。羂薈膀“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都是教导我们谨言慎行,勿造新殃,否则无意之间会造成许多修行的障碍。莆薃艿“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无论善人、恶人都是我们的好老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学生只有我一人,一切人都是佛菩萨示现教导我们。肂罿芈“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学佛贵在知过能改,不但行为不能再犯,起心动念处也要时时检点。如果知过不改,还要掩过饰非,那是罪上加罪,根本不是学佛。肈蚆蒅泛爱众肁莀蒂师长教导我们放下十六个字(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尘、贪嗔痴慢),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众生与我本是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一切众生就是为自己。蒆莅螈修行重在修心。“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体现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人有短,切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