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80后管理者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场中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进入管理层,在企业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前辈,80后管理者高学历、科班出身、思维敏捷的特点比较突出,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演绎出不同于父辈的商业奇迹。李想、茅侃侃、戴志康、姚建军,这些年轻的80后cEo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80后管理者们的职场身份超越了年龄的限制,但心理状态却依然被年龄控制。80后管理者的心理特点:“独”:这是80后的一个共同特征,也被80后管理者在职场创立为一种“品牌”。在他们眼中,“我的范很重要”。他们看重自我,追求个性。但表现出的“独”,有时候也让前辈们头疼,他们似乎更愿意独自冲锋陷阵,而不愿意合作。有时会让人感觉“自我中心”。自由、弹性:“求新求变”是年轻人的特色——这同样适用于80后管理者。无论是工作安排还是工作时间,他们都期望可以更灵活和有弹性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和新异刺激有关,变化性和弹性可以激发更多的创造力。爱好挑战权威:很多老板对80后的印象是:“想法莫名其妙,总是挑战我,觉得我的一些做法不对……”的确,在80后的眼中,绝对权威并不存在,他们对权威的态度是“没有挑战过,绝对不服从”。所以在一些有明显管理漏洞的企业里,80后们常常会对60后、70后管理者有着群体性的对抗。80后管理者也大都是在挑战的过程中,被老板赏识。成就动机大于现实:80后管理者都是年轻上任,所以难免因为起点高,而成就动机过强。在心理动机理论中,成就动机可以帮助一个人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成功。但如果动机太强,就会令人过于追求完美,而忘记眼前的实际。这是80后管理者一个很大的心理误区,会导致急功近利和盲目冒进。而且在工作规划中注重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规划,也容易导致失败。一旦遭遇工作挫折,他们容易一蹶不振。还有一部分人,“宁愿重来,不愿改错”,一旦一个项目失败,就会整个丢弃,冲向另一个新项目,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败。人际观是“关注我”: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习惯了被人注意。在人际中,80后管理者的“被关注倾向”和“表现动机”都很高。他们希望成为团队中的核心,可以被接纳,被关注。但因为职场经验较浅,他们大多数人并不那么善于换位思考,常常会把对自我的要求等同于对他人的要求,对意见的接纳度也较低。有时候,他们在团队中的身份会有些尴尬,作为管理者,他们有时候需要面对比他们大很多的员工,这些员工很难甘心服从。这个时候,80后管理者的“关注我”人际观会被忽视,他们的决策会受到阻碍。青鸟综合症:“青鸟综合症”是当今80中常见的一类职业困惑,而且高发于80后管理者之中。它表现为频繁跳槽,总是对自己现有的成就不满,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总认为“理想在别处”。就像童话《青鸟》,总是找不到心中想象的那只美丽的青鸟,于是一直不停的奔跑。原因探析:1、家庭原因。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是父母的中心,甚至是整个家族的中心,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他们身上,这不可避免的让他们产生我主导一切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家庭中就他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独享的,没有人会跟他分享,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再者,孩子成长遇到的烦恼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却无法和自己的同龄者倾述,一个人承担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