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目的为规范本单位的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管理体系及规定的要求,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单位外部供方提供的相关过程和输出实施控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外部提供的过程,并明确各外部提供过程的责任部门。、产品、服务的责任部门根据对应要求编制管理方法及实施细则。4术语和定义(无)5工作流程识别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分类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监视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公司应对外部供方的相关过程和输出实施控制:采购类:外部供方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公司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例如:原材料、零部件采购。代售类:产品和服务不是由公司直接提供给顾客,而是由外部供方代表公司提供给顾客。如:在硬件产品提供方面,品牌授权制造和销售等。本公司不涉及这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外包类: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如单工序外包;在设备销售中,将设备的安装和后期的维保分包给外包方;在产品的交付过程中将运输外包;在布线或装配过程中,将测试环节外包等。、,分类原则见下表1。设备及其配件的分类原则由设备部另行制定相关规定。表1采购类产品分类类别属性范围A类关键物料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或安全性能,或构成最终产品主要、关键部分的物料B类一般物料不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或其影响易于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或纠正的物料;或不构成最终产品主要、关键部分的物料C类辅助物料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外包产品类根据影响重要程度分类,分类原则见下表2。表2外包产品类分类原则类别属性范围A类关键/特殊过程外包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或安全性能,或形成最终产品主要、关键特性的工序外包B类一般过程外包不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或其影响易于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或纠正的外包;或不形成最终产品主要、关键特性的外包。说明:军品、汽车产品原则上不允许外包。b)外包过程服务类根据其重要程度分类,分类原则如下表3。表3外包过程服务类分类原则类别属性范围A类重要过程服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安全性能检测结果;或影响公司资格、声誉的认证、检测等供方。如:产品质量缺陷分析/鉴定、产品周期一致性检定、计量设备/仪器的检定或校准、设备保养/维修、厂界内外环境委外监测、产品委外测试过程(布线、电装)等B类一般过程服务厂房维修或改造施工过程、运输服务过程、车辆委外维修保养检定过程、、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初次选定时,负责采购和外包管理的人员应调查和收集外部供方的相关信息,调查信息重点为考察外部供方的综合实力,至少包括:企业相关资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质量保证能力水平;资源配备及生产制造能力状况(生产机检测设备、人力资源、财务等状况);交货周期、产品定位及市场占有率;产品相关性能鉴定、有害物质检测、及安全性认证(如UL)情况等。,必要时可以到供方现场进行考察和调查,结果填写外部供方调查表。,初步选定供方。、选定供方过程相关成文的信息。,成立供方评价小组执行供方评价。评价小组组成:由主管供应管理负责人担任组长,组长根据供方类型指定评价人员:采购类供方:评价参与人至少应包括采购、质量、研发(或工艺)、仓库、财务等部门/工序负责人或其代表;外包类供方:评价人至少应包括负责计划外包的部门、质量、研发(或工艺)、财务等负责人或其代表。,应有效地识别、分析和控制与采购或外包相关的风险。、产品和服务,应在有关的专项采购和外包的文件中予以明确,并邀请顾客参加对外部供方的评价,同时保留相关邀请记录(包括已邀请但顾客因故未参与的记录)。,事前应征得顾客的同意,并保留相关记录。,重点考察供方的综合实力,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方进行初次认定评价:采购类供方:已经过样品检测试用及至少两批次小批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