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4/29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文言虚词整理故 1、<形>旧,原来。《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学过的知识。)《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名>原因,缘故。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公输》:“楚王问其故。”《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副>故意,特意。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4、<连>所以,因此。 《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及 1、<介>到了……时候,等到。 《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湖心亭看雪》:“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2、<介>到,至。 《湖心亭看雪》:“及郡下,舟子喃喃曰”。《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动>比得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连>和,与。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乃 1、<代>你,你的。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 2、<副>于是,就。 《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曹刿论战》:“乃入见。”《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3、<副>才,这才。 《陈太丘与友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4、<副>竟然,却。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动>是。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其 1、<代>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的”。 《智子疑邻》:“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送东阳马生序》:“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邹忌讽齐王纳谏》:“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愚公移山》:“帝感其诚”。 (2)相当于“她的”。 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3)相当于“它的”。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指海。)《伤仲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指诗。)《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其:指麦场。)《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其:指潭。)《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其:指滁州城。)《隆中对》:“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惠子相梁》:“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子知之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 (4)相当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