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的几点思考.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实用文库 2013/12/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的几点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章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的必要性、课程改革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含义、主要特点、基本形式和考核办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考核
今年宁波市高中段招生考试又推出了一项新的改革举措:部分学校试行社会实践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学生政治、社会学科中考总分。这一新举措的出台,引起了广大师生特别是政治教师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可以预见,随着这一举措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实施,必将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现就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意义和具体实施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是思政课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上述“知、情、意、行”相结合的教学任务、目标和重点,最基本的形式或中心环节应该是课堂教学。但由于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空间、方法、手段等条件限制,教师往往把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包括技能性知识)传授,侧重于
“知识”目标实现上。结果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优良而品行不良、“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不正常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改进课堂教学,还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活动的成分,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本地各种教育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举办展览、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并进行必要的考核。考试、考核既是一把“尺子”,又是一根“指挥棒”,既能衡量、评价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又能对教与学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既能正确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又能引导老师、学生乃至社会方方面面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将考核与学生毕业与升学、教师工作考核相挂钩,能更好地激励师生卓有成效地开展这项活动,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初中思政课新《课程标准》的一大显著特色,开展对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必将有力推动新标准全面有效地实施。
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中指出: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是“解决‘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现,强化实践环节。”
为了充分体现修订重点,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时间安排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时间,规定初中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除原有的实践活动要求外,又补充了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如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等。又将原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以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