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幻灯).ppt

格式:ppt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幻灯).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幻灯).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为什么要学****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节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第三节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
第四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例1:某位小学老师教小学二年级,新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录像、教科书、教案等。
【研究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教材
【做法】用教科书上第一单元,用教学片讲第二单元,看哪一种方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
【分析】如果第一单元比第二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 可能性一:第一单元容易 可能性二:第一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 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 可能性四:教学片乏味 ……
例2
【研究问题】某研究生想研究教师与学生在某问题价值观上的异同
【做法】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老师和学生中各选150名,面谈,自由提问,观察得出结论。
【分析】 1. 这两组人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广大师生,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广性。 2. 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心目中答案的倾向。因为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读数,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
意义
一、对教师而言,可以提高专业水平
二、对学校而言,可以形成学校特色,提高教育效益
三、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可以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
四、对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研究:对教育现象的有目的、系统地认识过程。
包括四个方面含义:有清楚的研究设计;围绕明确的问题,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寻求问题的答案;强调方法的规范性
社会科学:异质性很难完全量化
自身的特点:
一、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二、教育研究时间较长
三、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教育研究需要多方配合
五、教育研究要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
一、按目的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都可以再分为三种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
二、按研究中是否包含量的关系(或科学研究的性质),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
三、按具体研究方法分,可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访谈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实证)
四、按研究的作用来分,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
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发现新事实,新原理,新规则,或是探索某一类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应用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开发途径,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
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也许理论并不明晰确定,但理论的基础存在于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之中。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
描述性研究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干预性研究着眼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