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严重感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金润铭正常凝血机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广泛微血栓形成、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DIC的认识历史18341865196119672001首次描述将脑组织注射入动物体内,血管内形成广泛血栓恶性疾患恶病质患者有弥散性血栓形成的倾向阐明DIC出血机制消耗性凝血病去纤维蛋白综合征血管内凝血-纤溶综合征确定了DIC实验室诊断标准ISTH关于DIC的定义1986我国首次提出了DIC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于2001年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行了定义:DIC是不同病因导致局部损害而出现以血管内凝血为特征的一种继发性综合征,它既可由微血管体系受损而致,又可导致微血管体系受损,严重损伤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Taylor,FB,;86:1327(Porth,.(2004)EssentialsofPathophysiology)&(Otto,S.(2001).OncologyNursing)强调微血管体系在DIC发生中的地位DIC为各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anfailureDEATHDIC的病理生理机制外源性凝血途径在DIC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还存在一些旁路激活凝血系统凝血酶的生成是DIC发病机制的中心关键环节DIC的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