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关于BOT融资模式的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18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BOT融资模式的综述.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5/3 文件大小:1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BOT融资模式的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BOT融资模式的综述BOT融资模式的发展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是项目融资发展的一个低潮时期。在这一阶段,虽然有大量的资本密集型项目,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寻找资金,但是,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和第三世界债务危机所造成的影响还远没有从人们心中消除,所以如何增强项目抗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的能力,如何提高项目投资收益和经营管理水平,就成为银行、项目投资者、项目所在国投资者在安排融资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BOT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随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将BOT引入本国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功,他也由此成为了一种代表国际项目融资发展趋势的新型结构。BOT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及其实施步骤1、BOT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移交。代表着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的概念。它的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简单的说,就是政府或所属机构把准备建设的项目的未来收益作为抵押,由企业来融资,并承担风险,最后,根据协议约定建设、经营该项目,等协议到期后,再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项目公司),专设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特许协议。,并得到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保险公司的担保。专设公司与项目运营承包商签署项目经营协议。。,项目公司把项目收入转移给一个担保信托。担保信托再把这部分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BOT模式的参与者BOT融资模式的基本当事人包括以下三部分人员。1、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是项目所在国政府、政府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公司。在融资期间,项目发起人在法律上既不拥有项目,也不经营项目,而是通过给予项目某些特许经营权和给予项目一定数额的从属性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对项目建设开发和融资安排的支持。融资期间结束后,项目的发起人通常无偿地获得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另外,从项目所在国政府的角度,采用BOT融资模式的吸引力主要有两点:第一,可以减少项目建设的初始投入。第二,可以吸引外资,引进新技术,改善和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项目经营者作为BOT融资模式的主体,项目经营者从项目所在国政府获得建设和经营项目的特许权,负责组织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项目开发所必需的股份资金和技术,安排融资,承担项目风险,并从项目投资和经营中获得利润。项目经营者一般由一个专门组织起来的项目公司承担。因为在特许权协议结束时,项目最终要交还给项目发起人,因此从项目所在国的角度,选择项目经营者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项目经营者要有一定的资金、管理和技术能力,从而能保证在特许权协议期间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务。项目经营要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标准。项目产品(或服务)的收费要合理。项目经营要保证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在特许协议中止时项目发起人接收的是一个运行正常保养良好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