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固市中学高一语文组王博【三维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2、学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3、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设想】:1、在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语言感知能力。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语境意识。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而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张衡的一生。2、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常识【教学过程】:导入检查预习::A ①衡少善属文( shào    )    ②不好交接俗人(   hào ) ③累召不应(   yìng )    ④五载复还(  huán   ) : A①(  于,介词。 表处所,在; ) (  表比较;  ) ( 表范围,在……方面;) ②,观太学(  因,介词。趁(机会)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通过、藉 ) (  因为;  ) ③(  召,动词  ) (  征象,证据,名词。  ) ④,十年乃成(  精心,形容词  ) ( 纯,形容词   )  ,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B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文学常识。B1、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2、张衡介绍张衡(78---139),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3、关于《后汉书》《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笔流畅,即具有史学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四、结合课文语句,识记下列文化常识:B1、文史专名遂通五经,贯六艺(1)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