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用地规划说明(2005~2020)(讨论稿)黑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二○○七年九月目录1规划编制的简要过程 22规划编制的背景、原则和指导思想 43规划基础资料和数据分析 54规划实施的管制要求、措施和生态保护 75规划可行性分析和不同意见的处理 8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用地规划说明五大连池火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保存有我国最年轻的火山及疗效神气的矿泉水,闻名于中外,也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火山与矿泉水是祖国两颗璀璨的宝珠,因此加强保护是第一位的,是必须的,为发展当地经济适度开发资源也是必要的。1规划编制的简要过程为了合理保护、利用、开发、整治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土地资源,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调控,保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协调用地矛盾,根据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要求,以五大连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制定本规划。、组织机构准备为了加强对此次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各种意见,黑河市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和规划编制课题组。并下设办公室,由规划科及抽调人员组成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各部门间的关系,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保证本规划的顺利完成。本区管委会也积极配合黑河市规划小组协调工作。2、制定工作技术方案和工作方案根据我区实际和省厅的有关要求,组织人员熟悉规范的有关技术要求,拟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工作计划等。3、资料收集按照工作方案,收集资料,图件和数据,组织群众和各部门参与规划并听取意见,反映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各种要求。对五大连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利交通条件,气象水系特点,自然灾害状况,以及农业生产情况,居民点现状、旅游发展和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现状等资料进行收集。、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及城市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字报告资料,采取图件调查和实在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已有资料的不足部分和不准确部分,2007年9月课题组还到实地进行了补充调查与分析,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以上工作,对本区土地资源状况、土地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作出确切地分析,找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方针与对策。,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情况,确定了用地规划的方针与目标。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依照国家环保局办发[1997]047号文《关于继续做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遵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规范》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地划定了本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规划方案草案完成后,送交有关专家修改,然后课题组讨论完善形成送审稿。编制规划文本和说明,绘制土地利用规划图。2规划编制的背景、,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成立。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多年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已经荣获了七项国家级桂冠,并且向世界级逐步迈进,所以本区内土地利用和布局成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用地规划来控制。,规划遵循“保护第一、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具体如下:1、保护第一。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为:具有重大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火山地质遗迹景观、火山堰塞湖水资源;独特医疗保健作用的矿泉水资源;具有地区典型性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应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积极维持区内生态平衡。在保护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特殊的火山熔岩台地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土地。2、适度开发。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科学、适度、合理、规划的开发,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的现状情况,尽可能地使土地发挥最大潜能。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我区的产业支柱,把五大连池风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