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课授课提纲 一、历代各教育家(或著作)主要教育思想 朝代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春秋战国孔子P201、教育原则(对象)——有教无类2、  教育作用——论述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  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4、  教育内容——整理教材(新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5、  教育方法——总结教育方法孟子P35性善论——教育的任务是求放心(找回丢失的善心);强调思荀子P43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强调学墨子P59以道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教育内容,且以后两者为主要特色道家P61绝学法家P6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耕战为教育内容《大学》P50三纲领八条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P53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中庸》P56教学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汉代董仲舒P81三大文教政策: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魏晋南北朝嵇康P92越名教而任自然颜之推P94 家庭教育——《颜氏家训》: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要爱与教相结合;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重视实学教育;要培养虚心的学习态度 北宋 胡瑗P124 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提倡实学) 王安石P126 三舍法——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程度、层次不同)南宋 朱熹P146 朱子读书法;教育阶段的划分——大学(学儒家经典,明其理)、小学(学《小学》,明其事)清朝王守仁P178儿童教育论:1、教育思想: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2、教学方法:诱、导、讽(启发诱导)3、教学内容:诗、书、礼4、教学安排:分班教学清朝王夫之P1801、论性与习:强调习2、论学与思:学思结合3、论理与欲:理欲统一、反对禁欲,主张节欲4、论知与行:行先知后5、论师与生:交互作用,教师只起指引作用颜元P185实学——教育内容习行——教学方法魏源P203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张之洞P214《劝学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北洋政府蔡元培P268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2、改革北大(学生、教师、管理体制、教学体制)3、论学与术:学重于术4、教育独立当代 杨贤江P306《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陶行知P310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黄炎培P315大职业教育主义——职业教育和社会的政治活动相结合陈鹤琴P316活教育思想(儿童教育论) 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1、公元前124年,博士弟子制的确立,标志着太学的建立。2、汉代的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3、汉代的文翁兴学是历史上最早的委托培养措施。4、汉代仅存的蒙学教材是《急就篇》。5、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朝起——科举制。6、西晋设国子学与太学并列,体现“贵族士庶皆需教”的原则。7、三国置律博士——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宋文帝设医学——医学专科教育之始;宋文帝设四学(玄学、史学、文学、儒学)——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8、唐朝孔颖达编《五经正义》——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教材。9、606年,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10、隋文帝在中央设国子寺,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