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胆囊结石饮食.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胆囊结石饮食.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5/6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胆囊结石饮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11-0809:49   首先胆囊结石含胆固醇比例较高,因此从预防角度上应尽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肉类、虾蟹等,多吃蔬菜、鱼类,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45克以内,主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胆固醇应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应保证300~30克。蛋白质应适量,过多可刺激胆汁分泌,过少不利于组织修复。其次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还要补充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大量进饮料有利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另外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必须注意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因胆囊管细长又弯曲,如果胆囊结石>,且因目前排石、溶石药物疗效均不理想。故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应及时作开腹胆囊切除术,或到专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在对于胆结石的成因还没有完全清楚,但已知其与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有关,而这种代谢紊乱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胆结石病人虽然通过手术将结石去除,但并没有改变产生结石的脂质代谢紊乱,因此还会出现胆道和其他器官的结石。脂质代谢紊乱还容易引起其他一系列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为防患于未然,不管是摘除胆囊还是采取保守治疗,饮食的合理搭配都是非常重要的。   胆结石患者保养注意事项   据报道,我国近年来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   形成胆结石的病因有多种,比如,不吃旱餐和空腹时间过长的人容易患胆结石,因为长时间空腹会使胆汗分泌减少胆汁中胆酸含量降低,而胆固醇含量不变,形成高胆固醇的胆汗,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从而在胆囊中沉积而渐渐变为结石。此外,肥胖者易患胆结古石,如果一个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镑,患胆结石的危险就会增加2倍;超过60镑,危险则增至6倍。还有,中老年人患胆结石的较年轻人多。多饮水养成饮水****惯,成年男性患者饮水量为2500~3000毫升/日,女病人、心肺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为2000~2500毫升/日,小儿酌减。另外可饮用茶末水预防发作。方法是:以绿茶多种,晒干混和研末,用沸开水冲茶末,趁热连同茶叶末一起饮下,每天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1次之外,其他时间随时可饮,初服每次2茶匙,每日6次,2年后每次1茶匙,每日4次。吃利胆食物青菜、菠菜、笋、洋葱、番茄、四季豆、玉米、青椒、南瓜、红皮萝卜、莲藕都有不同程度的溶石作用。日本研究者还发现,生姜所含的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相对减少胆汁中黏蛋白的形成,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多吃这些食物均有益于防止胆结石形成。少食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关系密切,必须限制过多地摄入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对肥胖的胆结石者更应限制。包括动物内脏、鱼籽、肥肉、蟹黄、蛋黄、奶油制品等。饮食忌油煎、油炸。按时进餐,特别是早餐有规律的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肠道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黏稠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可以防止结石形成。有的人不吃早餐,经过一夜的空腹,胆汁分泌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形成高胆固醇胆汁,长此以往易形成结石。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