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硫化氢气体.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硫化氢气体.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5/6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硫化氢气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防,严格监控认识硫化氢的特点,严防硫化氢的危害,加强硫化氢的安全监控管理,刻不容缓,责无旁贷。1、依法安全监督2、加强基础管理3、落实培训教育4、严禁明火高温5、严格安全运转6、完善应急措施7、妥善处理垃圾应急施救,以人为本防范硫化氢,重点是落实防中毒伤亡、防火、防爆措施;特别是要落实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置预案,在遇到意外事故或者灾情时,应迅速实施危险化学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灾害扩散。1、迅速实施保护抢救(1)首先要将浸湿的毛巾等织物捂住口鼻,迅速撤离毒害污染区域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洗漱、检查。(2)迅速拨打119、110、120等急救电话求援。(3)不要盲目奔跑,大声呼叫,防止毒气吸入和烟气呛入。要借用敲打声响,挥动光、色等物达到求救的目的。(4)如遇到眼内有异物感时,应立即翻起眼皮,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刻就医;如感到呼吸不畅时,在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的空旷处后,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气温低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如呼吸困难,应马上给予输氧;如面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注意切勿用口对口呼吸的方法,以防交错中毒,并立即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合理的采用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中、重度中毒有条件时可应用高压氧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实施急救措施。(5)消防抢救人员必须做好自我保护和呼应互救,穿戴全身防火、防毒等的服装,如: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佩戴化学防护手套等,确保施救抢险人员和现场的安全。2、立即组织应急排险(1)迅速找到并切断、封堵气源、火源等危险源,防止蔓延、扩散。如一时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容许熄灭正在燃烧或泄漏的硫化氢气体。遇到容器或者管道的,应喷水降温、冷却,降低容器、管道内的压力和温度。(2)站在上风处,采用喷射雾状水进行污染区域的稀释、溶解和冲洗,阻止硫化氢气体的蔓延、扩散。并选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3)发生事故或者危险源位于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博物馆、重要部门以及娱乐场所或者居民住宅区等人员稠密附近的,必须立即采取喷设“水墙”等来设置屏障,以防火灾、爆炸、毒气灾害。(4)周围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物品,必须迅速分隔、转移。(5)谨慎动用电气装置、电气线路,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和工具等。3、加强现场监护处理(1)抓紧时间进行修复、检验,及时封堵、修复损坏的泄漏处。进入容器、管道等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域时,必须落实监护。(2)采取合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加速硫化氢毒气的排散,控制和降低空气中硫化氢气体浓度和含量。(3)控制现场,安全、妥善处理废液、废气和残余物。(4)严禁其他人员进入现场内。撤离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进行淋浴、更衣、换洗服装和检查。(5)禁止现场吸烟、进食和饮水。4、落实亡羊补牢措施(1)加强有效措施,严格防范事故的次灾害和重复发生。(2)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堵漏建制,确保一方安全稳定。【危害】硫化氢经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如误服含硫盐类与胃酸作用后产生硫化氢可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