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9
文档名称:

《证券投资学》案例分析.pdf

格式:pdf   页数:1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证券投资学》案例分析.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证券投资学》案例分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蒙古财经学院



《证券投资学》课程
教学案例







金融学系投资教研室
2005 年 5 月



1
前言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 15 年的发展,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就。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还不
是很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系中,能够在 15 年里建立一个市价总值居全球第七、亚洲第二的股
票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但在今天,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非常关
键的时刻。2001 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持续低迷,说明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说明中国
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常的预期机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市场主体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如银广夏事件、蓝田股份(现为“生态农业”)事
件、中科创业(现为“康达尔”)事件、基金黑幕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信
心。规范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当务之急。
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违法、违规主体带来巨额不当利益,正因为
如此,很多市场主体明知存在极大的风险,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挺而走险牟取暴利。由于证券
违法违规行为会严重阻碍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因而无论是在成熟的证券市场还是在新兴转轨
的证券市场,证券违法、违规行为都是证券监管部门着力打击的对象。虽然各国不断完善相关
的法律制度,监管部门努力提高自己的监管水平,但任何证券市场都没有完全杜绝证券违法、
违规行为,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就被认为是一场至今“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
证券市场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证券市场违法、违规现象作斗争的历史;违法、违规行为将现行
法律体系的漏洞和弱点暴露出来,立法者因而得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调整,证券市场在这
个“破”与“立”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与成熟市场国家相比,我们证券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现象产生的根源表现出鲜明的“中
国特色”。
第一,与成熟市场国家不同,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
转轨过程中的体制摩擦和体制约束的“真空”成为证券市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重要根
源。这既表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证券发生和交易的计划管理色彩,也表现在作为证券市场基石
的上市公司都是在国有企业基础上改制过来的。这种现实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
善、运作程序不规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等等。这些方面构成了我国证券市
场出现大量违法、违规行为的特定历史背景。
第二,我国证券市场是在证券市场法规建设远远落后于发展速度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如
规范一级市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 1993 年底才出台,证券市场的根本***《中华
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更是姗姗来迟。在此之前,仅仅是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规范证券市
2
场。受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即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
法》这两部***也仍然是粗线条的,无法规范证券市场方方面面的行为,因而,证券市场的法
律、法规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三,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主要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发产生的,与此不同,我
国证券市场的产生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产物,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完全依赖政府推动,这
种发展模式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缺乏行为自律****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颁布以前,证
券市场上所有规范性文件都出自政府之手,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内部的章程和规则,也是在
政府指导下建立的,这使得证券业缺乏自律****惯。证券业缺乏自律导致了证券市场主体——上
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等缺乏自我监管和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的****惯。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运
行成了政府监管部门和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猫捉老鼠”的游戏。在证券市场的立法、执法和
监管能力都比较欠缺的条件下,出现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证券市场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主要表现为透支挪用资金、法人
投资者以个人名义炒股、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披露虚假财务报表、市场操纵、欺诈发行、
内幕交易、虚假消息等。以 1994 年 1 月到 2000 年 12 月证监会的 226 个处罚公告为例看,最
常见的即处在第一位的是资金透支挪移的违法、违规案件,包括券商向投资者透支,券商挪用
投资者的保证金等,这类违法、违规行为占总案件的 %。处在第二位的是法人投资者以个
人投资者的名义开户炒股,主要是券商以个人账户进行自营业务,占总案件是 %。处在第
三位是中介机构提供的虚假证明,包括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律师出具不真实的法律
意见书,资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