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壤盐碱化一、基本概念二、我国土壤盐碱化的特点三、土壤盐碱化的机理四、土壤盐碱化的分级五、土壤盐碱化的防治土壤盐碱化主要内容一、概念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土壤表层盐分含量不断增加,以至超过某一限度的地质过程和现象。土壤盐碱化所造成的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因而土壤盐碱化被视作一种环境地质问题。壤盐渍化[1]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漫灌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当土壤含盐量太高(%)时,形成的盐碱灾害。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时,即相当于弱盐渍土或中等盐渍土时,农作物的产量仅为正常产量的1/10-1/30。成因分类:原生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由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和土壤条件等)变化引起的土壤盐碱化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区域水盐失调,所导致的土壤表层不断积盐的过程。1、发展速度快二、我国土壤盐渍化的特点2、区域分布广泛北纬33°以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内蒙古,其次是山东,再次是新疆,第四位是河北。据内蒙河套平原的统计资料,许多渍区每年因盐渍化而死亡的作物占播种面积的10-20%,甚至达到30%以上。黄淮海平原仅轻度、中轻度盐渍土就造成农作物减产10-50%,重度的则颗粒无收。山东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5-20亿元,宁夏平均每年减产4000多万kg,新疆则达1亿kg。危害严重(一)危害农业和畜牧业(二)危害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安全盐渍土具有腐蚀性,对建筑物基础产生一定危害。如在盐渍土地段埋设的混凝土电线杆,会发生电线杆被腐蚀和局部裂缝现象,严重危及送电线路的安全,盐渍土对铁路路轨的腐蚀性也不容忽视。(三)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重度盐渍化地区,地表返盐严重,形成大片盐碱地或光板地,盐结皮普遍,无植物生长或仅局部可见低矮、稀疏的红柳和盐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再进一步发展即造成盐漠化。三、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