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电子工程系“十一五”发展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子工程系“十一五”发展计划.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5/8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子工程系“十一五”发展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螆电子工程系“十一五”发展规划袃蒀一、基本情况芈二、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薅(一)指导思想羃(二)发展目标袁三、完善系级管理机构蚅四、深化教学改革芄(一)(二)努力完成教改项目,加强课程建设肃五、加强实践教学建设蒈(一)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袅(二)专业实验室肅(三)深化教学改革,实现“4+1”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膃六、开展科学研究衿(一)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薇(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袄(三)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芃(四)健全教学科研的档案建设芀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肅蚃莂莇电子工程系“十一五”发展规划螇莂三江学院电子工程系“十一五”(2006~2010)发展规划,是根据《三江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三江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三江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结合我系实际情况而制订的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这一规划是我系全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我系全体师生员工五年内努力方向。蒂螈一、基本情况膅蒅三江学院电子工程系创办于1999年,是我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系科之一,办学历经8载,已有5届毕业生。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我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首批本科专业之一,并于当年招收本科生。电子工程系现有四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微电子)、三个专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通信技术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035人、本科生595人、专科生440人;教职工共39人,专职教师24人,辅导员7人,实验员7人,行政人员1名。组建了实验室14个,面积达2500平方米,已开出实验课26门,实验161个,单价在800元以上的实验设备、器材545万元。总资产761万元。薂建立了紧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12个,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条件,已建成的飞思卡尔实验室被评为院重点实验室。200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评为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子电路基础课程及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被评为校优秀课程,2003年、2005年两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均获省二等奖。06年参加江苏省机器人大奖赛获三等奖。高频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先后通过专家组鉴定。腿毕业设计也取得良好成绩,朱栩、章海静、韩小芳三位同学设计的《无线遥控点播系统》推荐为江苏省优秀团队。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06届本、专科毕业生至10月27日就业率>95%。羇膄二、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蚂薀(一)指导思想莄我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专业范围内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专门人才。羃我系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是要求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国内同类同层次学校相比有一定特点),具有较强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较快适应本专业方向上不同岗位的工作。蚂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系注重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公共基础实验,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大型综合作业、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设计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羁(二)发展目标肆1、发展规模羅目前在校生1035人,本科生595人,2007招收本科生200人,专转本50人,专科生50人;2008年招收300人;2009年300人;2010年300人,全系在校生稳定在1200人~1300人左右。螂2、专业建设肇目前具有四个本科专业,07年增招“微电子学”理科专业(本科)。全系共四个本科专业。“信息”、“微电子”专业方向为培养硕士研究生做准备。螈3、师资队伍建设螄师资队伍建设是院系建设的核心,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院系发展的希望。袂(1)提高师资的业务素质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主讲两门以上课程,指导实验,建设新实验室,指导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芆(2)培养青年教师薃由老教师传帮带,明确老教师指导,一帮一;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并与技术人员交流,相互提高。知识更新带动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更新。羂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专职教师24人(教授5人,副教授15人,讲师2人,助教2人);兼职教师28人,折合14人。目前师生比1:。如果1:18计算,我系教师应达到58人左右,尚缺20人。故“十一五”期间将引进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技术(IC设计方向)毕业研究生各1名。电类平台课中年教师1名,应用电子技术1名(实践能力较强的硕士毕业生、副教授教师),争取教师硕士生的比例大于55%~60%。衿近期,原副教授晋升教授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