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常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doc

上传人:紫岑旖旎 2013/12/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
近年来,由于药残问题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冲击,政府对整个渔药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相继公布了一大批水产禁用药物,如***霉素、呋喃唑***、孔雀石绿、五***-酚酸钠等。特种水产品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并有较大的出口市场,因此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违禁药物的使用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常规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比较频繁、发生面积也较大。但受其商品价值及出口市场所限,养殖业者还是经常选用一些老方法进行疾病的防治,甚至使用一些违禁药品,如孔雀石绿、呋喃唑***、-***霉素等控制疾病。这样的防治方法,不仅使水产品的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药品的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导致药物的用量加大;而且排出的养殖废水对自然-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常规鱼类的病害防治中,探索推广一些新方法、新药品显得极为必要。
一、暴发性出血病
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发病后的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黏液。,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此病经常发生在渔池池水、底质恶化、老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的池塘中。若养殖管理不善,再加投喂霉变的劣质饲料,更加容易造成此病的发生、发展。
暴发性出血病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养殖的饲养管理,按"四定"投饵方法进行投饲;定期地使用药物进行综合预防。生产上可采用二溴海因、溴***海因、天然植物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制剂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再用光合细菌等有益菌对不良的水质进行净化。饲料饵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如无药残的天然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利用沸-石粉、亚***盐降解剂吸附、降解水中的氨氮、亚***盐等有害理化因子。
疾病发生后要采取积极的诊断治疗工作,首先诊断是否有寄生虫寄生。如有,应采用有效的药物杀灭寄生虫,随后采用二溴海因()、溴***海因(-ppm)进行水体消毒;其次用光合细菌(用量5ppm)或渔必得(用量2ppm)改善水质环境;如检测出水体中亚***盐含量过高,应同时泼洒亚***盐降解剂(0-.8ppm)进行处理;第三步,在泼洒消毒剂的同时投喂药饵,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生物活性添加剂1?5克,连续投喂5天。如病情较重,应隔2天再投喂3天药饵即可-。
二、肠炎病
该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整个养殖过程中鱼类的肠道中都存在此类病菌。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不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但当受到水质环-境恶化、溶氧降低、投喂变质的饲料、以及投饵不定时、不定量等原因影响,引起鱼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病原菌随病鱼的粪便而排到水中污染水质及饲料,经口传染到其-它鱼类、鱼种。因此,这类疾病在整个养殖周期中都有可能发生、发展。当池塘水温在18℃以上,该病即可流行,一般发生在4~9月份,患病的鱼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肛门红肿,轻轻挤压腹部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粘液,内壁糜烂。
肠炎病的预防方法与暴发性出血病基本一致,治疗时要采取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可采用溴***海因()或二溴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