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一、:消毒、:勤洗手,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擤鼻涕的纸巾,不抠鼻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预防接种、体格锻炼、生活习惯。二、“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物表消毒、空气消毒。三、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一)流行性感冒病原体 流感病毒潜伏期 1-7天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班级隔离期 无新病例出现起隔离一周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流行特点 ,迅速蔓延, 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常沿交通线传播。通常流行 3~4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率。,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 2~3年发生小流行1次。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临床表现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 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1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 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周。防疫措施 (频繁有效的对流通风至关重要),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及时隔离流感样病例及与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注意加减衣服。。返园条件 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二)流行性腮腺炎病原体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潜伏期 8~30天,平均14~21天传染源 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班级隔离期 医学观察21天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流行特点 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较多,发病呈流行或散发,在集体儿童机构或易感成人聚集的地方可呈暴发流行。对易感者进行免疫预防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临床表现: 发热1~2天后有单侧或双侧的腮腺肿大,胀痛,在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耳垂的前后下放有边缘不清的腮腺肿块伴有触痛,口腔内的腮腺管开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红肿。2防疫措施给予儿童麻风腮疫苗接种,发现病人及早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幼托机构留检三星期。返园条件腮腺肿退后一周(三)水痘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10~21天,平均14天传染源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21天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密切接触流行特点无周期性流行,全年均有发病,但有冬春发病高峰。临床表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腹背,四肢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