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柴胡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立题的依据: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经飞沫传播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传染性强的特点,临床常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婴幼儿,常诱发其他基础性疾病,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尚无抗流感病毒的特效药,西医治疗多使用改善症状、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治疗手段;而中医药制剂在治疗流感方面常有独到之功,之前的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相对于西药有症状消除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在流感大流行地区作为协定处方用于治疗或预防尤其具有推广价值。本研究通过柴胡与既往治疗方法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时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比较,说明柴胡治疗流感是否有良好的疗效。研究方法研究目标评价小柴胡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内容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比较给予小柴胡颗粒的实验组和给予利巴韦林的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研究对象79例病人均为本院确诊流行性感冒患者,男性47例,女性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病程1-3天,,伴有发热7例;对照组39例,病程1-3天,,伴有发热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疑似病例a近期本地或邻近地区上感患者明显增多;b出现急性畏寒、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和乏力等中毒症状,并有呼吸道卡他症状;c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但发病急恢复快,并有呼吸道卡他症状;d流感流行期上感患者。       确诊病例:测定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4倍增高者,列为观察统计对象。       排除病例标准:a有典型流感表现,而出现脏器衰竭的表现;b已使用过药物治疗者;c妊娠或哺乳期妇女;d对小柴胡颗粒成分过敏者。干预方法       治疗组:给予小柴胡颗粒口服。用法:每日口服三次,每次一包,每次间隔时间4小时,3天为一疗程,共观察4天。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治疗,,每天一次,3天为一疗程,共观察4天。观察项目与指标1体温变化:首日6h、12h、24h各测定一次,此后观察期内每天测定一次;2症状观察:按照症状量化表观察记录,每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