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元/--%黄金(盎司)--%++%- -%++%--%--%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谓碳排放权,是指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包括可供给的碳排放权和所需的碳排放权两类。比如某个用能单位,每年的碳排放限额为1万吨,如果这个单位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排放,每年碳排放量为8千吨,那么多余的2千吨,就可以通过交易出售,而其它用能单位因为扩大生产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限额不够用,也可以通过交易购买,这样,整个大区域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住了,又能鼓励企业提高技术、节能减排。什么是碳排放权碳排放权的起源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首先提出的“排放权交易”概念,即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的权利,将其通过排放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出来,令环境资源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当时,戴尔斯给出了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应用的方案。随后,在解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减排问题中,也应用了排放权交易手段。样买卖。当时,戴尔斯给出了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应用的方案。随后,在解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减排问题中,也应用了排放权交易手段。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宏观目标2009年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2014年9月,发改委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作出长期安排。“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的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该指标将分解落实到各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在各地节能分解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地“十二五”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和森林碳汇潜力等因素。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2015年6月30日李克强总理借出访法国之机宣布)。2020年目标十二五目标目标分解方案中长期目标5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是长期稳定政策--未来政策制度安排的主线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十三五”力争逐步实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考虑在适当的地区和行业率先实施总量控制。碳排放许可制度对重点行业企业尝试碳排放许可配额制度,以碳排放配额分配为依托。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全国碳交易制度体系和实施方案,逐步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6全球碳市场发展渐成主流739个国家和23个地区已采用或计划采用碳定价(碳市场及碳税)工具8自上而下——ER注册系统建设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制定重点企(事)业单位温报工作全国统一碳市场顶层设计:世行碳市场准备伙伴计划颁布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国务院将继续出台相关条例研究确定全国碳市场排放总量及分配机制自下而上——地方层面“两省五市”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试点各具特色,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道路、积累经验;试点如何过渡到全国碳市场?中国碳市场建设基本思路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12)、相关省市统计年鉴(2012)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进展“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2013年6月18日至2014年6月19日一年时间内,七个试点全部启动并运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等5个试点已在2014年6月至7月完成首次履约。试点文件名称(人大决定/管理办法)发布时间上海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2013年11月18日天津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津政办发〔2013〕112号)2013年12月20日广东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粤府令第197号)2014年01月15日深圳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2012年10月30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62号)2014年03月19日湖北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政令第371号)2014年04月04日重庆关于碳排放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2014年04月23日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