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共宿州市委办公室文件宿办发〔2017〕48号中共宿州市委办公室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宿州市委办公室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18日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大联合信用惩戒力度,加快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法治宿州、诚信宿州”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64号)及《中共安徽省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7〕24号)精神,结合宿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依法依规、信息共享、联合惩戒、政府主导与社会联动的基本原则,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激励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能力,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维护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二)建设目标。到2018年9月,全市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能力显著增强,执行联动体制便捷、顺畅、高效运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管理、推送、公开、屏蔽、撤销等合法高效、准确及时。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与各类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以联合惩戒为核心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高效运行。有效促进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执行难问题基本解决,司法公信力大幅提升,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法治宿州”、“信用宿州”建设迈上新台阶。二、实施联合惩戒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准确更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全市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实时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2018年6月底前,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加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要求,结合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联合惩戒实施细则,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实施时间表、路线图;利用或改造提升现有信息系统,与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络对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动获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同时将名单信息嵌入单位管理、审批、工作系统,实现自动比对、提醒、拦截、监督和惩戒,并及时反馈惩戒情况。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全市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动态协同功能。(一)。将失信被执行人相关信息作为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及参股、收购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批的审慎性参考。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责任部门:宿州银监分局、宿州保险行业协会、市政府金融办)。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公开发行企业债券。(责任部门:市发改委<物价局>)。失信被执行人为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协助中止其股权激励计划;对失信被执行人为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的,协助终止其行权资格。(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国资委>)。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作为发起设立社会组织审批登记的参考,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发起设立社会组织。(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协助人民法院查询政府采购项目信息;依法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依法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或主要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国资委>、市公管局、市发改委<物价局>)(二)。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申请政府补贴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责任部门:市发改委<物价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在审批投资、进出口、科技等政策支持的申请时,查询机关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作为其享受该政策的审慎性参考。(责任部门:市发改委<物价局>、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