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共宿迁市宿豫区委办公室文件宿豫办发〔2007〕77号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关爱工程”的实施意见(2007年7月30日)为了认真组织实施以关爱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老人和妇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关爱工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省里的部署要求,现就我区组织开展关爱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老人和妇女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老人得到更好照顾、妇女得到及时扶助的目标。探索建立关爱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老人和妇女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争当全面小康建设先行区”的宏伟目标打牢基础。二、活动内容立足于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儿童、老人和妇女的实际需要,集中组织开展三大板块的主题活动:(一)开展“春晖行动”,帮助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儿童“托起一片蓝天”。1、“寄宿制”托管学校达标创建。围绕“开通一部亲情电话,成立一批兴趣小组,建好一个图书阅览室,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聘请一批心理教师”的“五个一”创建目标,在全区农村中小学校中深入开展“留守儿童”托管学校达标争创活动,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安全看护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争取在9月底前,农村中小学校的“五个一”达标率达到100%,农村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寄宿率达到90%以上。2、“大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成立一支以党员干部、中小学教师、“五老”人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留守儿童代理家长”认亲活动,通过从思想上引、情感上补、物质上帮,为关爱对象建起第二个温暖之“家”,争取在9月底前,全区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率达到100%。3、“七彩夏日”社会实践。选送“留守儿童”代表参加全省“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夏令营活动,参加全市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暑期创业文化夏令营”系列活动。与此同时,在全区开展“快乐伙伴”假日营活动,组织部分城乡中小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快乐伙伴”,共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开展“平安伴我行”夏令营活动,通过举办法制、安全等知识讲座,提高“留守儿童”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4、“亲情之旅”。组织一批长期未与父母团聚的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开展一次亲情交流活动。同时,组织他们参加全市的“我想对您说”读书有奖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通过征文和演讲比赛,让他们谈自己的生活学习、对父母打工创业的认识以及心灵深处的想法等等,促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增强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和感悟。(二)开展“春雨行动”,保障劳务输出人员家庭老人“夕阳更加美好”。1、“老人托管站”示范点创建。以乡镇敬老院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手段,力求托管站达到“六有”,即有活动场所、有服务电话、有活动设施、有就餐食堂、有医疗保健室、有专人提供服务。全区9月底组织一次创建评比,命名一批示范点。2、“爱心助老”。以空巢、贫困、患病老人为重点,组织志愿者开展一次“代理儿女”上门认亲服务活动。同时以村、组为单位,广泛成立“助老小组”,为重负老人减压力,为寂寞老人添快乐,为贫困老人送温暖。动员和组织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定点私人诊所向这些老人发放一张就诊联系卡,提供上门诊治以及系列免费医疗保健服务,为一些疑难病、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确保他们病有所医。3、“爱心福音”。动员社会各界向这些老人赠送电视机、收音机、报刊,区广播电台开通专门频道,为这些老人开办专题节目,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开展“春潮行动”,激励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妇女“创业竞展风采”。1、开通“妇女创业直通车”。创办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妇女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定期组织她们观摩学习,激发创业热情;为她们免费发放“培训卡”,重点开展“三来一加”培训,提高创业技能。争取9月底前,全区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妇女中有创业意愿的技能培训达100%,有创业能力的就业率达100%。同时,以区妇女民营经济协会为平台,组织女企业家、女业主与她们结成“创业姐妹对”;以乡村创业大户的创业项目为依托,组织创业型党员干部、乡土人才、致富能手与她们广泛开展“大户带小户”活动,将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妇女直接送上创业快车道。2、送“四个一”。组织文化、卫生、科技、法律工作者面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妇女开展送法律(发放一张妇女维权卡)、送医疗(进行一次健康普查)、送科技(赠送一批创业技术读本)、送文化(举办一次关爱主题的巡回演出)活动,提高她们的维权、自我保健和安全防范等意识。3、争当“创业路上好夫妻”。围绕家庭和睦、夫妻和美、